川普對俄出重拳「次級關稅」有效?專家揭設下50天期限真相

2025年7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一同出席在新澤西州東拉瑟福德的大都會人壽體育場(MetLife Stadium)舉行的世界俱樂部杯足球決賽,期間川普敬禮致意。(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打算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同時威脅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實施嚴厲制裁,可看出他的立場明顯轉變,然而,有專家認爲效果不大,也指出川普設下50天寬限期的背後用意。

綜合《紐約時報》與其他外媒報導,川普週一在白宮與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共同出席記者會時表示,愛國者防空系統(Patriot)及其他武器將「迅速」移交給烏克蘭,但五角大廈官員隨後指出,該項軍援計劃仍有諸多細節尚在協商中。

對此,有專家質疑川普聲稱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V. Putin)在50天內未同意停火,就將對俄羅斯貿易伙伴課徵100%關稅的威脅是否具有可信度。

主張對外採取剋制軍事政策的智庫「國防優先」(Defense Priorities)資深研究員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表示,普丁拒絕美方的和平提議,是因爲「他還沒準備好停火」。

她認爲,俄羅斯在戰場上仍佔優勢,美國與歐洲難以對他施加真正的壓力或造成實質代價。更多援助不太可能改變戰場態勢,而普丁也有準備承受進一步制裁所帶來的代價。

而她也指出,美國無止境地援助烏克蘭「並非可持續的戰略」,並指出歐洲與美國現有的武器庫存規模,限制了近期可提供給烏克蘭的軍援數量。歐洲的國防工業規模遠小於美國,雖可下訂新武器,但這些訂單可能數月甚至數年後纔會交貨。

對於川普所提出的經濟制裁威脅,外界也多所疑問,尤其是在可行性方面。儘管川普宣稱,若50天內未能達成停火協議,他將對俄羅斯及其貿易伙伴全面加徵100%的關稅,但若僅對俄羅斯直接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稅,對俄國經濟幾乎不會產生實質影響。

川普威脅任何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國家實施次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可能對俄羅斯能源產業方面造成影響,儘管遭遇嚴厲制裁,俄羅斯經濟仍撐住,主要歸功於中國大陸與印度,這兩國幾乎成爲俄羅斯的命脈,自從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失去西方買家後,中、印藉由俄羅斯所提供低價能源大幅受益,每年等同於有數百億美元資金流入克宮。

此外,包括日本與歐盟在內的多個美國親密盟友,至今仍與俄羅斯保持大量商業往來。川普也清楚地知道,若俄羅斯能源出口大幅下降,將推升全球油價,進而影響美國消費者在加油站的支出,動搖金融市場,並引發整體通膨壓力。

儘管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不認爲川普的最後通牒會改變普丁的戰略判斷,但她指出,川普設定的50天期限,剛好會落在秋季來臨、俄羅斯攻勢結束之際,「我認爲,在攻勢結束之後,或許會出現一個談判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