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競爭力輸日本南韓 建築業3重困局無解
▲臺灣被列入20%的關稅稅率組別,有銀行、總經背景的開發商們,面對此議題,皆認爲臺灣競爭力度被削弱,房市價量無止跌訊號。(圖/資料照)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根據互惠關稅清單,臺灣被列入20%的關稅稅率組別,與孟加拉、斯里蘭卡和越南等國並列,且高於日本、南韓等國的15%,有銀行、總經背景的開發商們,面對此議題,皆認爲臺灣競爭力度被削弱,房市價量無止跌訊號。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8/情侶合資買房鬼故事多 律師教戰5大「分手護身符」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立功建設董事長楊志鵬表示:「關稅對於不動產影響應該分爲直接與間接,目前,國內以出口爲導向,設置出口關稅一高,產業競爭力下降,最直接的項目就是國內資金獲利減少,要支撐房地產機會點就會降低。」
「而且關稅的比較要跟其他競爭國比較,目前日本15%、南韓15%,以及還有東南亞去比較,不是隻有我們自己在自嗨,此次臺灣關稅20%,代表臺灣競爭力就比別人弱,而且因爲臺灣匯率已經輸了10%以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國際貿易減少獲利、外資只滯留股市、債券。」楊志鵬認爲。
不過對於不動產市場來說,楊志鵬分析:「短期來說對房地產影響不明顯,但未來長期下來百業待工,影響的是國民未來所得、就業數字與通膨,在我們已經祭出多項投資下,我們還談不到15%以下,不是好事。」
另外他強調:「房市未來價量,最主要影響深遠的還是限貸令,沒有解決放貸款,房市就不會有止跌訊號。另外很多人在說利率部分,目前市場利率來到2~3%,但拉開時間軸,在歷史房貸利率的水位上現在都算中低水準,此次因關稅升息、降息,並不是主要影響的部分,借不到錢,房貸利率就沒有任何意義。」
楊志鵬建議:「目前央行是醫療救治「新青安」,政府不懂開啓另外一個貸款市場,他也建議:「新青安不應該只限制在公股銀行,應開放民營銀行一起承作,補貼利息照舊,但其他條件以照自由契約、各別協商方式。」
大臺中建築開發公會輔導理事長王至亮則是認爲,20%的關稅對臺影響,正在加速衝擊本地經濟,對於建築業,還是正面臨前所未有的3重困局,包含消費萎縮、融資困難與風險加權資產(RWA)上升所導致的資金排擠。
國內消費與建築業低迷,經濟結構將承壓,其中,建築業作爲連結金融、製造與消費的重要環節,最早也最深地感受到衝擊。在房價高漲與升息環境下,民衆對未來經濟與薪資前景普遍悲觀,大型支出(如購屋、裝潢、汽車)延後甚至取消,耐久財與房市交易量明顯萎縮。
▲國內消費與建築業低迷,經濟結構將承壓,民衆對未來經濟與薪資前景普遍悲觀,大型支出(如購屋、裝潢、汽車)耐久財與房市交易量明顯萎縮。(圖/資料照)
王至亮表示:「預售屋、成屋的去化率持續下降,投資客退場、自住買盤觀望,導致部分建案出現銷售停滯甚至開發延宕的情況。」
王至亮憂心,在關稅的外部壓力下,臺灣不動產市場還有內部隱憂,在銀行監管機制下,針對高風險放款,需計提更多資本來對應RWA(風險性資產Risk-Weighted Assets, RWA ,爲資產依不同的信用風險係數),隨着房市不確定性升高,銀行對建築業授信的風險權重也隨之調升,形成「貸不出去的錢」與「融不到的資金」之間的鴻溝。
「銀行對建築融資審查轉趨保守,利率上升使資金成本提高、開發週期拉長,使建商負擔沉重。尤其中小型建商面臨流動性斷鏈風險,若無法順利取得銀行貸款,甚至可能被迫停工或轉賣土地求生。」王至亮說。
簡單來說,整體環境對中小建商影響尤爲嚴重,造成資本市場對建築業信心不足,加速產業兩極化,大型建商獲得更多資源,中小業者面臨被淘汰風險。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8/情侶合資買房鬼故事多 律師教戰5大「分手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