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海嘯第1排 臺中產業界吐3大建言

面對美國對臺課稅20%,市府1日召開緊急應變會議。(臺中市府提供)

面對美國對臺課稅20%,市府1日召開緊急應變會議。(臺中市府提供)

美國對臺關稅20%引起各界的恐慌,臺中傳統產業位於海嘯第1排,業界相當恐慌。臺中市府1日蒐集產業3大建言,包括第一,希望政府繼續談判;第二,支持政府特別預算;第三,盼能分散市場。市長盧秀燕表示,市府已對接上亞洲臺商總會,若臺商要分散市場轉到亞洲,20個國家的臺商會可提供諮詢與協助。

盧秀燕指出,臺中包括機械、手工具、工具機、自行車等都是這一波美國關稅主要受影響的產業,昨天經發局針對受20%受衝擊的9大主要產業進行訪談及收集意見。事實上,之前市府已下了2500萬元給9大產業公會,鼓勵帶着政府的經費出國接單,其中大概有兩三個公會陸續上路,希望分散市場。

盧秀燕表示,昨天市府召開緊急應變會議,根據所收集到廠商、產業及園區所做的3大建議,第一,希望政府繼續談判;第二,支持政府特別預算,萬一關稅無法再降低,勢必產業會受到衝擊,如何因應都需要經費;第三,希望能夠分散市場。

盧秀燕提到,這段時間她密集接見美國以外的使館代表;上週也接見亞洲臺商總會的總會長,我們臺商若要分散市場轉到亞洲,這20個國家的臺商會給提供諮詢與協助,這個管道我們已經對接上。

盧秀燕說,臺灣大概有4分之1的出口都集中在美國,有些廠商對其他地區的市場較不熟悉,市府會加強協助,讓他們能分散、瞭解與進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