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暴後的義烏工廠追趕耶誕季 「內卷」加重
關稅風暴後的義烏工廠追趕耶誕季,「內卷」加重。(圖片由AI生成)
據《界面新聞》報導,離耶誕節還有半年之久,但在大洋之隔的義烏,工廠內機器的轟鳴聲就已綿延不絕。每年下半年幾乎是中國所有小商品外貿從業者最忙碌的時期。11-12月,西方國家將迎來萬聖節、感恩節、黑色星期五、耶誕節等重大節慶日,而他們的商家需要爭取提前一個月,就把商品擺上貨架。
關稅摩擦中,今年的美國零售商一度面臨節日期間貨架上空空如也的風險。按照上述節奏,他們的訂單最晚在5、6月份就開始生產。「如果未來幾周不開始生產,就會錯過黑色星期五和耶誕節檔期。」諮詢公司Tidalwave上海合夥人卡梅倫·約翰遜(Cameron Johnson)說。
美國經銷商的壓力很大。洛杉磯的Aldik Home是一個家居用品零售商,這個品牌三分之二的銷售額來自耶誕季,銷售種類繁多的人造耶誕樹、飾品、絲帶、花環、花環和其他裝飾品,其中超過95%的庫存都來自中國。這家公司的經理布萊恩·戈爾德(Bryan Gold)稱,他在1月份就下了今年的耶誕訂單,但因稅率的波動,這批商品可能面臨高昂的額外關稅,從而有8個貨櫃的節日裝飾品被滯留在中國。
美國在小商品製造業上的本土產能不足,但耶誕商品幾乎是剛需,仍要通過進口解決。
以耶誕樹爲例,國際統計平臺Statista的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31.7億美元的耶誕樹,但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最大的耶誕樹生產地區是俄勒岡州,當年該州耶誕樹產能爲1.6億美元。從這一角度來說,關稅變化會讓美國普通民衆的過節成本飛昇,但美國採購商仍然需要來自中國的商品。
5月,他們等來了好消息——中美雙方同意在90天內降低關稅,將稅率下調了115%。如今小商品的稅率約在30%,與4月以前的水平大約齊平。
爲耶誕季銷售感到焦慮的美國商家可以暫時鬆口氣,他們正在等待義烏髮貨,拯救耶誕季險些空置的貨架。
不過在義烏,你或許無法直觀感受到關稅摩擦所帶來的緊張氣氛。
5月18日的義烏下了一場小雨,這座城市在外貿行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地透露在每一個細節。一下高鐵,站內映入眼簾的就是菜鳥跨境、1688的廣告,出站口立有寫着英語、阿拉伯語、韓語與俄語的境外人員服務處,旁邊牆面上是最近要舉行的電商博覽會的宣傳海報。大多數人來到這座城市或許都是奔着同一個目的地:義烏國際商貿城。
5月的義烏國際商貿城人流不似想象中高漲,在商貿城設立了一個檔口的廠商張麗敏稱,今年耶誕出口的訂單大部分在3-4月份就已敲定。她主要向美國出口耶誕球、綵帶等裝飾品,訂單交付已經排到了8月。
「如果是跨境客戶來樣定製的話,高峰期是前一年的11-12月份,錯過了那個時候就沒有定製的空餘了。」張麗敏說。
另一廠商宋紅所在的工廠,每年從元旦後就開始接單。每年元旦起,宋紅的工廠就爲新一年的耶誕老人玩偶製作樣品給客戶看。據宋紅說,這樣的外貿訂單物流需要3個月,到了海外,還需過海關、分通路分銷,而美國的商戶需要在10月份就上架。
今年來義烏採購的美國商戶所面臨的不確定性正在於,關稅政策波動,他們難以知曉訂單發貨時是否會有鉅額關稅。義烏的商家們對這個話題沒有給出明確的表態,但美國商戶卻十分焦慮,「去年售價1000美元的耶誕樹今年可能漲至2500美元。」布萊恩·戈爾德說。
關稅窗口期給美國商戶帶來了喘息的機會。
宋紅與張麗敏這樣走海運的外貿大單,徵收關稅的方式是看船隻到達美國的時間。如果是在3-4月甚至以前就已下好單,那麼其抵達美國的收貨時間仍在90天窗口期內。從這一角度來說,至少今年的耶誕節,多數美國商戶和消費者或許還不需要爲來自中國的產品支付超高的費用。
從大盤上看,下調的關稅和90天緩衝期也實實在在地推動了眼下外貿訂單的漲幅。一位從事對美物流行業的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關稅下調後,出口貨量已回升至此前的60%-70%,在此之前則是掉到了30%。
「現在3個月的浮動期,在這之後仍有不確定性,如果以海運爲例,在海上也要漂35天,在這個基礎上出現大概1個月的提前。」該人士表示。
但耶誕跨境小包裹,卻很有可能受到稅率影響。
跨境小包裹指的是美國普通消費者從Temu,Shein,Tiktok,亞馬遜上購買的少量產品,這類包裹物流時效通常僅需1個月,眼下離耶誕節還有半年之久,遠不到大多數美國普通消費者下單的時候。而沒人知道到那時關稅會變成什麼樣子。
令這類商家擔憂的是,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小包裹的優惠政策已被取消。今年2月,川普對來中國的小包裹開始徵收120%的關稅,而在此之前這些小包裹均爲免稅。中美最新會談的結果沒有提及對小包裹的稅率變化,但依據白宮最新發布的政令,美國從5月14日起對大陸和香港小包裹關稅稅率從120%降至54%,同時維持100美元的固定關稅。
這意味着一箇中國商家不確定自己的包裹到達美國後,加上關稅的價格,是否還能賣出去。美國消費者也無法確定自己在亞馬遜上看到的耶誕老人,究竟是否會過於昂貴。
具有規模與抗風險能力的跨境電商相對來說擔憂小一點。
周口新緯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主管唐家璇告訴《界面新聞》,耶誕用品在跨境電商業務中的佔比相當大,隨着關稅帶來的成本變化,他們對美的耶誕裝飾品套盒售價提升了三分之一,但仍受青睞。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該公司的跨境電商業務開展已有8年,美國是他們最大的市場,在小件跨境方面具有大批量備貨的能力,此外也擁有海外倉庫,庫存充足——面對費用的全方位上漲,海外倉儲具有成本和商品價格上的優勢。
但規模較小的中國跨境電商公司受到關稅影響則較大。在義烏一家成立時間不久、規模小的耶誕樹電商公司告訴界面新聞,4月至今他們只做了7000美元的生意。
而從商品品類來說,對於週期沒有耶誕用品這麼久的商品,海外採購者仍在觀望關稅的下一步走向。
以出口玩具爲例,目前玩具的出口稅率約在30%,但廣東一對美玩具出口商陳昭告訴《界面新聞》,目前他的客戶中,詢盤的客戶在關稅下調後第二天明顯增多,立即恢復訂單和下單的還沒有。
雖然未來有不確定性,但耶誕用品及其所在的工藝製造業「內卷」卻更加重了。
多位外貿商皆向《界面新聞》提到「價格卷」,出於近年來人工成本的上升與近期關稅變化等綜合原因,國外客戶也要算一算自己採購來的成本與利潤。社交平臺上有主營耶誕樹的廠商寫出宣傳語:「支持0元打樣板,外貿同源價打3折,沃爾瑪同款工廠直髮。」
陳昭的工廠負責在生產後將貨物運送到客戶指定地點,稅務清關等由客戶承擔,然總體來說,陳昭的不少客戶還在期待更低的價格。他向《界面新聞》表示,儘管東南亞的稅率與眼下中國差不多,但他們塑膠材料、工價便宜,做出來的產品質量可能不及中國廠商,但會有美國客戶向東南亞採購玩具,這取決於採購商的需求。
宋紅則通過創新,強化她的工廠耶誕老人的精品度。「比如臉部的細節是他的眼睛、眉毛、鼻子、臉蛋,這些和其他家是不一樣的,配飾也是我們自己開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