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限來了2/臺灣對等關稅降至20% 新臺幣有望停止暴衝?
如果7月9日公佈美國對臺關稅爲20%,加上第2季臺幣已升值的12%,大致上已達美國先前公佈的對等關稅,對臺灣課徵32%(20%+12% ),臺幣短期應該就沒有急迫的升值壓力。圖爲央行總裁楊金龍。報系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打算靠關稅收入,彌補政府赤字,也盼降息減輕債務負擔,川普盤算得這麼美,卻控制不了一旦降息,美元可能走弱,關稅也可能導致通膨升溫,反過來影響降息,甚至迫使聯準會轉向升息。川普的大實驗,讓市場猝不及防,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A:要看穩定幣法案、美股財報與聯準會
永豐金證券商品推广部策略分析師陳泓睿提醒,投資人可以留意未來美元走勢三大變數。
第一,參議院通過GENIUS穩定幣法案,明確規定穩定幣儲備資產必須100%由美元、美債支持,未來穩定幣若能與美元保持高度掛鉤,就可能會加速更多資金從「非美元」轉向持有「美元」,有利維繫美元霸權地位。
第二,第二季企業財報開跑,如果美國企業獲利能力持續表現亮眼,便會提振國際投資人對美國經濟成長動能信心,提升持有美元意願;反之,則可能讓市場擔憂川普關稅侵蝕企業獲利,需分散貨幣配置。
兆豐銀行主管也提醒,隨着美股評價再度來到偏高水位,7月還將迎來財報季而可能帶來的震盪,投資人短線宜平衡佈局。
第三,聯準會雖然有望在今年降息,但美國利率仍與他國存在利差,除凸顯美國經濟狀況佳外,也可能增加投資人持有美元的意願。
川普表示立即寄發各國通知,如果沒有積極談判,8月1日起將執行4月2日宣佈的對等關稅。圖爲臺灣談判團隊兩位領軍者,副閣揆鄭麗君(右)、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報系資料照
A:美課臺灣20%對等關稅 新臺幣停止暴衝
美元走勢也將牽動臺幣匯率,壽險業投資主管表示,臺幣上週收在28.91,央行爲阻升臺幣,已採取相關措施,像是對出口商部分,廠商的單日拋匯量將以1千萬美元爲限。
預計7月9日關稅定案前,臺幣沒有貶值空間,但是關稅公佈後,若臺幣繼續走升,加上美國關稅課徵,出口商對美國應該就很難報價了。
因此央行在沒有關稅壓力之後的態度非常重要。如果7月9日公佈美國對臺關稅爲20%,加上第2季臺幣已升值的12%,大致上已達美國先前公佈的對等關稅,對臺灣課徵32%(20%+12% ),臺幣短期應該就沒有急迫的升值壓力。
深度內容中心/製表
A:留意債限法案、美債發行量與聯準會縮表
在債市方面,投資人可以留意美債三大變數,第一,在美國國會休會前,7月能否要通過提高債務上限法案,陳泓睿表示,債務上限一旦通過,財政部便會進行發債,關注後續殖利率走勢。
美國增加債券發行量,通常會導致美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但如果債務上限來不及提高,恐面臨債務違約風險。
第二,美國聯準會(Fed)已提案放寬銀行槓桿比率(SLR),陳泓睿說,如果通過,大型銀行資金有望挹注美國長債需求。
美債發行量增加對美債價格有壓,但如果債市需求增加時,將有助美債價格上揚。
第三,Fed縮減縮表規模,今年下半年是否如市場預期可能停止縮表,陳泓睿表示,如果停止縮表,美債最大的賣壓將消失。
壽險業投資主管表示,如果7月9日最終落實的整體關稅稅率在15%以下,則通膨壓力可望降低,美國就有機會降息。在沒有夏季通膨的前提下,5年期內債券反應較快,10年期以上要有大幅反應,則必須等Fed主席明年7月換人,不論是誰上臺,都將執行川普的降息意志。
兆豐銀行主管建議,美債部位,建議以投資級債爲主,避開長天期部位過度集中。
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王誠宏則表示,關稅大限到期之後,股匯債都將逐步回到基本面,債市殖利率震盪也已經過去了,美債會愈來愈趨穩定。
王誠宏說,川普是厲害的談判高手,在對等關稅「解放日」嚇死人之後,可以看到川普仍會回到一定程度的理性,不論手段如何,最終還是會回到正軌,金融市場應該會慢慢習慣。
他認爲,投資人現在可以少關心總經面,多投入尋找標的,回到基本面後,要研究哪些是個別投資機會,例如買股該買哪一檔、買債的標的又要如何選,可以多做這些功課了。
過去這段期間,投資人可能比較關心關稅、通膨等問題,王誠宏說,現在可以比較實際一點、對市場積極一點了,這樣做可能會比去討論美歐後續談判如何,來得更有實質意義。
關稅大限來了1/川普愛恐嚇市場 實則鋼鐵汽車關稅早入袋 大限後美債探底回升?
關稅大限來了3/市場就怕川普歹戲拖棚 緩徵到期 美元拋售力道可望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