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 徵收碳費不變 彭啓明:提供資金、資源協助

彭啓明今出席「2025臺北國際蔬素食產業博覽會曁SDGsxESG蔬食永續高峰論壇」。記者葉冠妤/攝影

美國對等關稅雖暫緩,但不少業者仍反映希望碳費緩徵。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受訪重申,減碳目標不會變,徵收碳費也不變,目前正在盤點企業需求、衝擊,環境部會與經濟部一起加大輔導力道,針對企業提交自主減量計劃,給予資金或資源上的協助。

彭啓明今出席「2025臺北國際蔬素食產業博覽會曁SDGsxESG蔬食永續高峰論壇」,會後被問及關稅衝擊,他說,目前正針對要繳碳費的281家企業進行個別處理,一家家看關稅對營收的衝擊,環境部會跟經濟部一起輔導。

他進一步說,企業須在6月30日提自主減量計劃,要投入經費、資源,環境部正在串連金管會、經濟部甚至壽險公會,看能否給予低利率貸款、政府免費資源協助,現在在盤點企業實際需求、衝擊,再啓動政府的協助機制。

彭啓明說,關稅不是全面衝擊,而是各行業衝擊多少的問題,這281家企業裡,半導體業衝擊不大,中小型排碳量2萬到3萬噸左右的企業有折扣,衝擊也不大,大家比較關注的傳產,比如石化產業衝擊在這次也沒有。有些產業喊很大聲,要求延後徵收碳費,但像是臺玻一年碳費也僅繳1000萬左右。

他強調,整體減碳目標不會變,收碳費也不會變,政府會協助企業順利穩當度過轉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