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 日本7月出口慘跌
日本7月對美出口年減10.1%,其中汽車和零件出口額分別大減28.4%和17.4%。(美聯社)
日本7月出口額連續第四個月衰減,且寫四年多來最大跌幅,美國關稅持續衝擊全球貿易,也讓經濟成長前景蒙上陰影,在個人消費仍不穩定之際更顯隱憂。
財務省20日公佈,日本7月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下滑2.6%,至1.7285兆日圓,跌幅大於市場原估的2.1%,創2021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主要受汽車、汽車零組件和鋼鐵拖累。但出口量未隨之減少,反而增加1.2%,顯示出口商仍靠調降售價來吸收美國關稅成本,以鞏固市佔。
進口則因原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氣進口均出現兩位數下滑,整體年減7.5%。日本7月仍呈貿易逆差1,175億日圓。
野村總合研究所經濟研究主管齋藤太郎說:「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量已開始下降,可見關稅影響終於浮現。在美國,日本出口價格大約在6至7月開始上揚,如今可見日本貨品逐漸喪失價格競爭力。」
日本7月對美出口額年減10.1%,其中汽車和零件出口額分別大減28.4%和17.4%。但就出口量來看,日本對美汽車出口只減少3.2%,可見車廠正自行吸收部分關稅以支撐銷售。
美國4月起對日本進口汽車和零件加徵25%關稅,對其他多數貨品則課徵10%關稅;6月初又把鋼鐵進口關稅調高一倍至50%。汽車和零件約佔日本對美出口的三分之一。
根據7月底達成的貿易協議,美國對日本汽車和多數貨品的關稅將調降至15%,但落實仍需一段時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9日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和日韓達成的協議,相關書面文件「還要幾周」纔會出爐。
齋藤說:「汽車關稅調降時點從未明確規定。若9月內真的調降,這將帶來些許喘息,但若沒有調降,負面衝擊將更大。」
除美國市場外,日本對中國大陸出口下滑3.5%,主要受汽車、零件和非鐵金屬影響。對歐洲出口則年減3.4%,其中鋼鐵外銷暴跌53.1%。
日本出口持續下滑,恐讓日本銀行(央行)決策更趨謹慎。日本經濟能否在美國關稅下展現韌性,將是日銀考量何時再度升息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