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15%關稅、加計匯率後與解放日出口成本相當 衝擊出口與運輸業
▲即使臺灣對等關稅降至15%,但加計新臺幣升值後,出口成本與4月2日解放日臺灣關稅稅率被列爲32%相當。(圖/紐澤西港務局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中經院院長連賢明3日透露,從英國的10%到越南的20%,臺灣對等關稅應該和原先中經院所預估15-20%相去不遠,但有法人評估,即使臺灣對等關稅從32%降至15%,但加計新臺幣升值後,出口成本與4月2日解放日臺灣關稅稅率被列爲32%相當,製造業及海空運輸均受衝擊。
法人估算,假設狀況一:臺灣對等關稅降至15%,搭配7月3日匯率(1美元=28.828元新臺幣),則100元新臺幣貨物出口成本等於3.9892美元,相較4月2日解放日,關稅稅率32%,匯率33.088,100元新臺幣貨物出口成本爲3.9894美元,兩者計算出來的商品出口成本幾乎一樣。
4月2日宣佈臺灣對等關稅32%,臺股加權指數從 4月2日收盤的21,298,急跌至4月9日最低點 17,306,重挫3,992點。
此外,15%關稅+匯率28.828狀況,跟4月9日寬限期10%關稅+匯率33.002相比;兩者計算出來的商品出口成本則是上升20%。 假設狀況二:臺灣對等關稅降至20%,搭配7月3日匯率(1美元=28.828元新臺幣),則100元新臺幣貨物出口成本等於4.1626美元,相較4月2日解放日,關稅稅率32%,匯率33.088,100元新臺幣貨物出口成本3.9894美元,兩者計算出來的商品出口成本,高出4.3%。此外,20%關稅+匯率28.828狀況跟4月9日寬限期10%關稅+匯率33.002相比,兩者計算出來的商品出口成本上升25%。即使臺灣對等關稅,從32%降至15%~20%水準,但在加計新臺幣升值的影響後,狀況都不會比4月2日好,相較4月9日寬限期的狀況則是明顯更糟。商品成本經過關稅及新臺幣升值衝擊後,以美元計算的商品價格大幅上升;在美國消費者所得不變的狀況下,美國消費量勢必減少,尤其是非必要性的消費;貨櫃航運、航空貨運、出口到美國的製造商,尤其是非必要性消費,都將面臨需求量大幅下降的衝擊。寬限期後,美國對全球調升關稅,各國迫於國內壓力,很可能會反擊,再度引發關稅大戰 承受美國高關稅及降低貿易障礙,方便美國出口到各國,此舉勢必衝擊到各國國內的既得利益,一旦情況惡化到失控,很可能引發關稅報復戰,全球再度陷入關稅大戰,貿易量將受到更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