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 蝴蝶蘭銷美產值減2億元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臺灣蘭花外銷量。根據農業部統計,今年四月至十月,外銷至美國的蝴蝶蘭約二七二七公噸,與去年同期略減百分之一點八,出口產值從去年的十二億元下滑至十億元。且除了美國以外,日本、越南、澳大利亞等國的蘭花外銷量也同樣下降。

對此,農業部農糧署長姚士源表示,蘭花開拓的新興市場包含印度、巴西,也會盡量把蘭花外銷分流到日本、南韓、加拿大等國,另也不會因爲對等關稅就放棄美國市場。

根據農業部統計,臺灣去年的花卉外銷值近新臺幣六十五點四億元,其中蝴蝶蘭佔花卉外銷值的百分之七十六,且美國市場就佔了四成,是臺灣重要輸出國。不過美國自今年四月就傳出要對蘭花加徵關稅,八月時則正式宣佈將對進口農產品加徵關稅百分之廿,衝擊蝴蝶蘭外銷市場。

根據農業部統計,今年四月至十月底止,蝴蝶蘭整體外銷量僅剩七○一六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一五二公噸,其中外銷至美國的蝴蝶蘭就減少約五十公噸,其他包括日本、越南、新加坡、香港、菲律賓、泰國等,也同樣在減少。

臺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今年上半年曾指出,臺糖在美國有塊基地,如果能把蝴蝶蘭大苗先海運到美國,利用臺糖位於加州的基地進行抽梗,能更貼近美國市場,也可以擴大投資,達到市場、農民和臺糖三贏。

姚士源表示,臺糖的基地約五公頃,然而設備已是廿多年的老設備,還需要整體翻新,仍在審慎評估中。目前美國暫時性的百分之廿關稅,由國內與美國當地業者各吸收一半,也因爲關稅緣故,報價上會便宜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