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案言詞辯論/國會稅收權力讓總統 合法性成疑
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5日,就川普總統對等關稅政策是否違憲,聽取被告政府與原告進出口業者的律師進行言詞辯論。(美聯社)
最高法院針對川普關稅政策5日進行辯論,多數大法官對於川普總統首次動用緊急權力法在全球徵收關稅的做法,表示質疑。不過,對川普來說,此案還是有一絲希望存在。
美聯社報導,在最高法院辯論中,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都向政府提出棘手質問。由川普任命的大法官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和戈薩奇(Neil Gorsuch)及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似乎有可能聯合三位自由派大法官做出不利川普的裁決。
憲法賦予國會徵收關稅的權力,但川普聲稱,根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他可以透過宣佈國家緊急狀態,行使毋需國會批准的特殊權力。
但羅伯茲似乎不確定川普是否擁有這項權力。羅伯茲告訴代表聯邦政府打官司的司法部訟務次長(Solicitor General)沙爾(John Sauer):「該法過去從未被用來爲徵收關稅辯護。在此案以前,沒人提出過這種論點。」
戈薩奇表示,他對國會可能將稅收權力拱手讓給總統的想法感到擔憂。他指出,有關稅收爭議當年曾是引發美國革命的導火線之一;「自建國以來,從人民口袋裡掏錢的權力,就一直和其他權力不同。」
不過,對川普來說,此案仍有一絲希望。巴瑞特和羅伯茲提出的問題都顯示,他們對此案最終可能的結果多少有些不安。此外,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艾裡託(Samuel Alito)和湯瑪斯(Clarence Thomas)三位大法官也可能支持川普政府。
卡瓦諾對沙爾友好提問,提及尼克森總統曾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的前身法案徵收10%全球關稅,並稱瞭解尼克森關稅政策「對於正確裁決此案至關重要」。當年上訴法院維持尼克森關稅政策,該案未提交最高法院。
針對挑戰者論點稱,「總統可以根據緊急狀態法下令全面貿易禁運但不能徵收任何關稅」,巴瑞特問道:「國會難道不該希望總統使用比徹底關閉貿易更溫和的手段作爲籌碼,促使外國採取行動嗎?」
最高法院9月同意審理此案,並在不到兩個月後安排辯論;如此迅速進展顯示,大法官可望針對此案快速做出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