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20%對房市仍有衝擊?專家曝「房價以外隱憂」:但這3種房型還是穩
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你知道關稅政策,也可能影響你租不租得出去、收不收到租金嗎?
最近大家都在談全球關稅、貿易戰、出口稅升高,但你可能沒想過,這些看似和房市無關的政策,其實已經悄悄影響到許多人的「現金流」。
從美國開始課徵「對等關稅」開始,很多中小企業主開始縮手。貨出不去,訂單不來,很多工廠、貿易公司、甚至做半加工出口的店面,營收瞬間斷崖式下滑。
而其中,有些老闆以前是你的租客;有些小老闆,開始退租;有些創業的人,決定不開店了;甚至原本預計擴張的工作室,也改租倉庫、縮編人力...現金流就這樣斷了。
這是正在發生的真相,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有好多以前繁華的商圈,現在到處都貼着出租廣告,但商圈人數明顯下滑。
以我最有感的臺中市就是:東海商圈一中商圈和逢甲商圈,店舖有很多都貼着出租,但是逛街的人卻變少,還有物價不斷飆漲,利潤變少,相對想開店的人意願也降低。
什麼樣的物件受到影響最大?
什麼樣的物件目前還算穩?
買房的人要注意什麼?
如果你是自住,那關稅戰對你不是太直接,除非你工作行業與出口有高度連結。
但如果你是:買來出租的(現金流投資型)、買來轉手的(未來預期差價型)、拿來作爲資產避險的(穩定收租爲主),那你需要觀察的就不只是地段和屋況,而是整體經濟的「流動速度」。
錢停下來了,房市的租金流、轉手速度、資金週轉力都會跟着慢。而慢,意味着壓力越來越集中在屋主身上。
我自己目前的觀察是:有些人不缺錢,但開始「怕」了;有些人缺錢,但還撐着不賣;有些房子租不掉了,有些人開始看「租得掉的物件」來買。
你以爲房地產只有漲跌兩種狀態,但其實還有一種:流動性變慢、現金卡住。而這就是現在我們面對的關稅世界裡的房市真相。
還有更多更復雜的問題,與我們息息相關,誰都不是局外人。
◎本文內容已獲Kori的選屋筆記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