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錦囊/學習自我覺察避免誤入禁區
秉持領導者之意志,運用管理技能達成目標,是管理者之責任。由於身負重任而居高位,不免與下屬產生距離。
因此,高位與權力容易讓人形成某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慣性,更因周遭之人的附和與恭維,進而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讓管理者在不自覺中,迷失自己,結果即是稍有不甚往往身敗名裂。
近來媒體報導多起政府要員涉嫌公器私用案例,造成社會輿論一陣撻伐。探究其癥結之處,多爲當事人低估高處不勝寒的道理,而誤入禁區,輕者丟官去職、重者恐招牢獄之災。因此,能否認清自己,就成了克服時勢的關鍵。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指的是對於自己能有深刻的瞭解,透過培養這些項能力,進而改善情緒管理、增進人際關係、優化決策品質以及精進個人生涯的成長與發展。至於如何掌握自我覺察的要領,本文提出以下三點供參。
要領一:更認識自己以自知
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簡單說就是認清自己是誰?自己的缺點爲何?自己所處的位置與處境?
例如,我遇過一個客戶自知酒品欠佳,便不在應酬場合喝酒,若遇有人勸酒,他則毫不避諱坦承曾經酒後失態來化解。
要領二:珍惜及潔身以自愛
將自己的身心健康列爲首要。簡單說就是要愛惜自己,並對自己的快樂與幸福負責,也對自己的人生有所交代。
例如,身爲管理者應清楚瞭解自己所處的位置,循規蹈矩並遵行公事,謹守法紀與本分,尊重別人也成爲一個受敬重之人,自能夠趨吉避凶。
要領三:三思而後行以自重
謹言慎行,並時常提醒珍惜自己的形象與人格。簡單來說,這意味着就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爲負責,明白清楚區分何事該做?何事不該做?
例如,身爲管理者應以身作則成爲榜樣,說話和做事都必須要經過審慎思考,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和麻煩,更絕不做出讓自己後悔之事。
《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思是瞭解別人是聰明,能夠了解自己是智慧。能夠戰勝別人算是有力量,而能夠戰勝自己更是剛強。
身居高位者,更應時時提醒自己,《詩經・小雅》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意思是說身居高位者,應時時要戒慎恐懼,好比行走在深潭的旁邊,又好像踏在薄冰的上面,唯恐會陷落,所以凡事都要謹慎小心,提高警覺。
新世代管理者應學習掌握自我覺察的要領,認清自己的立場與所處的位置,時時保持警覺與惕勵,並以低調內斂、克己自制及不忮不求的態度來做事做人,有朝一日在面對更高位置挑戰時,自然就能夠遊刃有餘。
(作者是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