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錦囊/專注目標管理 避免衍生紛擾

由於管理者日理萬機,對於各項任務的安排與進度追蹤,必須緊迫盯人以確保質與量的指標。因此,採取科學化的管理方法,有助於降低管理上,因人爲因素所產生的誤解與衝突。

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簡稱KPI)即是一種常見以量化的指標,用以衡量業務目標和績效表現的管理工具,例如業績達成率、客戶滿意度及盈餘貢獻度等。

然而,在管理的過程中,因管理經驗不足或受到其他外在因素影響,管理者可能在不經意的過程中,產生互動上的感受差異或誤解,進而造成職場霸凌疑慮。

爲避免管理者將情緒反應在言語及行爲舉止上,以至於構成職場霸凌的要件與行爲,本文提出目標管理的實務經驗供參。

首先,以任務明確化進行管理。確立目標,讓員工有一定的遵循方向。讓成員可以透過自我管理與控制進度,就事論事,聚焦及專注於任務的執行與達成。

明確化的任務可提醒管理者,專注於目標的達成,避免因偏離主題而橫生枝節,造成執行與管理上的失焦,不但削弱主要戰力,更容易因方向與立場偏頗,衍生出管理不當的作爲。

其次,以考覈數量化進行管理。可量化目標具備明確的特性,透過具體的數據來評估績效並做出考覈,以免過於依賴主觀判斷,造成考覈不公的質疑與延伸出更多不必要的衝突。

數量化的考覈可避免過度人爲干預,落入先入爲主的巢臼,以至衍生出非客觀考覈的潛規則或惡習,進而引發權益受損員工反彈與抗爭,最後造成組織士氣分崩離析。

最後,以思維人性化進行管理。人無完人,員工素質也有高低,透過雙向溝通,將心比心,依能力、性格等特質取才,妥適分配任務與目標,以鼓勵代替責備,促進與提升其責任心與榮譽感。

人性化的思維可輔助因制度過於機械化,造成運作時缺乏彈性與僵固性,讓雙方增加轉圜的空間,透過持續的互動與溝通進行磨合,以避免最後落入窒礙難行或惡性對立的窘境。

聚焦於目標管理,除可專注於組織任務的執行與達成,也可減少或避免在互動過程中,偏離管理主軸與目標,進而衍生或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因此,新世代的管理者,可藉由關鍵績效指標(KPI)等管理工具,進行目標管理,讓管理工作迴歸本質,避免衍生紛擾。

(作者是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