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選區多1席 藍白協調競合考驗

臺中北屯區、桃園龜山因人口成長,議員增加1席,加上都有國民黨立委轉戰中央,等於新增兩個空缺。席次增加,引發民衆黨參選熱潮,也讓藍白協調壓力倍增,2026地方選舉甚至可能影響2028選戰格局,政壇高度關注。

民衆黨臺中市黨部前主委、現任中央委員江和樹表示,北屯區原本國民黨就有4席,若因增1席而提滿5席,勢必與民衆黨正面交鋒,徒增藍白內耗。他表示,至少應保留1席給民衆黨,不要搞到藍白硬碰硬,否則不只2026市長選舉受影響,2028總統大選也可能被波及。

民衆黨觀察,大罷免選區多屬藍營優勢,但因藍白合作,罷免行動都告失敗。以北屯區爲例,反對罷免票比同意票多出3萬5819票,顯示該區目前選民結構偏向「反民進黨」,不僅是藍白合作的結果,也涉及泛綠選民的不滿累積。

桃園龜山議員席次也將增一席,不只藍、綠積極擴張版圖,民衆黨也默默磨刀。民衆黨本屆桃園市議員選舉提名7人全軍覆沒,這次白營多名新人積極曝光走動,意圖搶進都會選區。

雖然今年大罷免形成「藍白合」,但地方議員屬複數選區制,政黨各自佈局,若藍綠在北屯、龜山採保守提名策略,民衆黨插旗機率將大幅提高。

整體而言,議員選區席次增加兩空缺,不僅提升民衆黨在地方競爭能見度,也對藍白合作機制造成挑戰。如何在維持合作默契前提下,讓各方利益取得平衡,將影響臺中市2026、2028選戰格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