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內閣2.0新意不足 仍在圈圈裡找人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今天將宣佈內閣新人事,他昨天與將接任經濟部長的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右)同臺出席活動。記者林澔一/攝影

大罷免全軍覆沒後,行政院啓動內閣改組,昨端出「行動AI內閣2.0」改組名單。但整份名單新意不足,部長級異動僅五人,且多數爲內部升任或平調,仍是「在圈圈裡找人」,所謂要「調整隊形、加速行動」,恐怕效益不大,也缺乏改革魄力。

賴政府上任之初,曾以「民主大聯盟」爲號召,延攬學界、業界人才入閣,或自賴總統「讀書會」拔擢新面孔,盼導入專業觀點、拉近政策與社會的距離。

但結果成效不彰,經濟部長郭智輝更是失言頻頻,引發黨內外不滿;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也被詬病溝通不良,成爲施政包袱。如今人事佈局回到「維穩」路線,避免再冒風險。

這次改組缺乏多元色彩,僅數位部、教育部與國發會延攬學界人士;較爲吸睛的,只剩奧運羽球金牌李洋與前職棒投手陳義信兩位運動明星入閣。

從運動場踏入官場,固然讓人耳目一新,但李洋缺乏行政歷練,一旦蜜月期過後,能否撐得住考驗,仍是隱憂;陳義信也有類似問題,隔行如隔山,昔日強投能否適應今日官場,同樣面臨考驗。

不過,外界看內閣改組,不僅看熱鬧,也要看門道。郭智輝、劉鏡清等賴總統「讀書會」同學中箭落馬,雖對外稱是身體因素,卻也凸顯賴總統用人的偏私與廣度不足。

更核心的問題是,內閣改組不在名單華不華麗,而在執政心態是否真正轉變。賴總統在去年一月勝選當晚曾說,面對新國會結構,臺灣須走向「溝通、協商、參與、合作」,未來很樂意與在野黨領袖共商國是,也將依據憲政體制籌組「民主大聯盟」,用人唯才、不分黨派。但一年多過去了,這些話,何曾印證在朝野互動及內閣人事中呢?

過去一年,行政院與立法院交鋒不斷,綠營卻選擇在朝小野大的格局中一再對撞,終於在大罷免遭民意強烈反噬。如今改組僅止於局部換血,已讓外界感覺誠意不夠,要是再不修正對抗思維,無異於原地踏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