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內閣2.0 照樣意識形態至上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27日表示,所有內閣同仁非常努力合作,未考慮個人名利,內閣團隊也以此互相鼓勵。(杜宜諳攝)
賴清德總統去年上任之初,以「AI行動內閣」爲號召,大罷免大失敗後,「AI行動內閣2.0」調整上路,僅撤換當初以專業掛帥的閣員,意識形態「超羣」的首長卻穩如泰山。除了頻頻挑戰「臺獨紅線」的內政部長劉世芳、禁止兩岸學子交流的教育部長鄭英耀外,政院發言體系更是政策傳達頻失焦,只會不斷跳針或神隱,連民進黨團都難掩不滿。
身爲中華民國的閣員,理當遵守中華民國憲法,但劉世芳卻在政院下鄉宣講時,高喊「臺灣國」,徹底無視憲法,竟說「站在中華民國政府立場上,我們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完全背離「餘誓以至誠,恪遵國家法令」的就職宣誓詞。
此外,劉世芳更下令追殺在臺陸配,一再用《國籍法》要求其撤銷從未被我方承認的大陸國籍,引發爭議後,雖把範圍縮小,卻精準打擊里長、議員等,剝奪已取得臺灣身分證的陸配之公民權利。劉世芳兩國論操作過頭,但顯然黨意至上,雖頻遭點名下臺,官位仍文風不動。
至於鄭英耀,大罷免時挺罷學生、團體進入校園擺攤,明顯違反《教育基本法》,但鄭卻稱「校園民主化應該給予尊重」,他也反對兩岸學子學術交流、認同「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等語,支持違憲、違法在先的人,居然可以續任教育部長,先前一度傳出鄭英耀二度向賴清德總統請辭,但賴清德卻「親自致電」慰留,此舉也證明,不守法不重要,黨意最重要。
除了部會首長外,行政院發言體系更大有問題,發言人李慧芝存在感薄弱,政策傳達失焦,常讓民進黨團代爲「滅火」,綠委也曾私下抱怨發言團隊不主動出來捍衛說法,立委只能上場代打。
面對外界對政策的質疑,李慧芝起手式多半直接指控爲「不實訊息」,欠缺論述,或乾脆神隱不迴應;直至最近內閣改組,才卯起來製作美照圖卡宣導政策,但空有單向輸出宣傳,未增強與媒體、大衆雙向溝通的能力,恐怕讓強調「強化溝通」的賴卓體制滿臉灰。
賴清德宣告「調整行政立法互動」,內閣改組本是好機會,但首波名單罵聲一片,顯然錯失良機,若賴卓真心想與民意和解,不如宣告放棄對立院三讀法案的釋憲案,徹底捨棄過往紛爭,展現更多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