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賴清德520隻字未提中國 淡化兩岸、聚焦經濟&朝野和解
▲總統賴清德發表520執政週年談話。(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20日在總統府敞廳發表520執政週年談話。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談話全文隻字未提「中國」二字,明顯淡化兩岸的相關議題,僅輕描淡寫,用一句話提及統戰威脅。他全篇談話,主要聚焦於他在總統府成立的3大委員會成果、臺灣未來經濟發展方向與在世界扮演角色,以及處理國內朝野的對立紛擾。
賴清德上午以「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爲題發表執政週年談話。值得注意的是,過往國家元首的重要談話,不論是520就職週年、雙十國慶、元旦談話等,兩岸議題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中之重;不過,賴清德在今天的談話中,隻字未提「中國」二字,明顯在兩岸情勢愈趨緊張的此刻,淡化了兩岸議題。
整體而言,賴清德僅有在分享施政成績的當中,以一句話輕描淡寫地帶過「統戰威脅」。他表示,臺灣努力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除了持續盤整國家級項目的整備、舉行實地驗證;也整合各部會力量,提出針對國安統戰威脅的十七項因應策略,來團結國人抵抗分化,保護我們珍視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
綜觀賴清德的談話主軸,除了先向19日下午新北三峽北大國小的重大交通事故表達慰問之外,他主要聚焦在三個議題:第一是他在總統府成立的三大委員會成果;第二是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臺灣未來的經濟佈局方向;第三,則是處理國內朝野的紛擾與對立。
除了總統府三大委員會的成果,賴清德主要着墨在臺灣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他提到上個月初,美國宣佈新的關稅政策,他所提出的五大因應策略,並且啓動產業傾聽之旅。
賴清德也承諾,政府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三大原則,站穩臺灣的立場,從深化臺美經貿關係出發,會快慢有序、有爲有守,爭取最好的臺美談判結果。
接着,賴清德也定調未來「臺灣經濟路線」,就是以市場爲導向,推動立足臺灣、佈局全球、加強美國的經濟路線。他說,近年來,臺灣除了跟菲律賓、印度、越南及泰國等國家更新投資保障協定,也與加拿大簽署了「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未來,會繼續努力,與友盟國家簽署投資保障協定,以及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此外,賴清德也表示,未來政府將成立推升臺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基金。他也當場宣佈,對外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臺,充分運用臺灣產業的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佈局全球,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
對內部分,賴清德則說,要深耕在地供應鏈,強化產業因應變局的能力,政府將提升國發基金功能,達到產業再造的目標,協助國內產業及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鞏固國內產業的根基。
在談話的尾聲,賴清德則是聚焦在「國內朝野的對立」。他表示,沒有任何一個臺灣人,會放棄民主自由的生活;也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可以背離民主自由的價值。
賴清德說,臺灣的民主一路走來,從來不是靠仇恨動員,而是靠公民參與、凝聚而成。我們不怕意見不同,因爲民主的核心,就是在分歧中找到團結。
賴清德表示,他始終願意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因此,他也宣佈,將會指示國安團隊着手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期望朝野政黨領袖,無論政治立場爲何,都能夠以國家利益爲優先,以守護國家安全爲前提,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真誠交換意見、共商國是,攜手面對國家的各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