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715億,“手機芯片第一股”高度依賴低端市場
導語:紫光展銳的市佔率(10%)與收入份額(3%)嚴重不匹配,反映出產品主要集中於低端市場的現狀。
紫光展銳作爲中國最大的獨立手機芯片設計企業,近期已完成科創板IPO輔導備案,估值高達715億元,有望成爲"國產智能手機芯片第一股"。公司2024年營收達145億元,創歷史新高,全球芯片交付量16億顆,員工超5000人,其中85%爲研發人員。
市場表現方面,紫光展銳2025年Q1智能手機芯片全球市佔率10%,位列第四,僅次於聯發科(36%)、高通(28%)和蘋果(17%)。值得注意的是,其市佔率(10%)與收入份額(3%)嚴重不匹配,反映出產品主要集中於低端市場的現狀。
技術實力與產品佈局
紫光展銳是全球少數掌握2G至5G全場景通信技術的企業之一,產品覆蓋手機、物聯網、汽車電子等領域。核心技術亮點包括:
5G技術:全球公開市場3家5G手機芯片企業之一,推出6nm EUV工藝的T8300芯片,首次進入中端5G手機市場
R16特性:V620平臺全面支持5G R16標準,包括TSN、高精度定位等工業級特性
AI能力:T820芯片NPU算力達8TOPS,較上一代提升67%
國際化佈局:產品覆蓋140多個國家,通過270多家運營商認證
核心短板分析
低端市場依賴:在小米供應鏈中幾乎100%用於百元機,而聯發科覆蓋400美元以下機型,高通佔據高端機20%份額。出貨量佔比14%卻僅貢獻3%的行業收入。
技術性能差距:T8100處理器性能僅相當於驍龍765G,與旗艦芯片存在代際差。
盈利能力薄弱:尚未實現盈利,預計2025年才能盈虧平衡。研發人員佔比85%但技術轉化效率待提升。
客戶集中風險:高度依賴少數手機廠商的低端機型訂單,抗風險能力較弱。
發展前景與建議
紫光展銳IPO將爲其帶來關鍵的資本支持,但需解決以下問題:
產品升級:通過chiplet等先進封裝技術彌補製程差距,向中高端市場突破
多元化佈局:加強物聯網、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投入
技術協同:利用新紫光集團資源,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合作
隨着科創板上市進程推進,紫光展銳有望在資本助力下加速技術突破,但其能否擺脫"量大價低"的困境,實現向高附加值市場的躍升,將決定其長期投資價值。
本文源自阿爾法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