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一度逼近1.5萬億港元,小米手機+汽車雙“Ultra”劍指高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2月27日上午,小米股價繼續衝高,市值一度逼近1.5萬億港元,成爲市場焦點。晚間,小米還將召開“史上最高端”發佈會,帶來兩款旗艦產品——小米15Ultra和小米SU7Ultra。

這兩款產品正是小米五年高端探索的答卷之作,也是其向超高端市場進發的開始。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發佈會不僅是產品的展示,更是小米高端化戰略的重要一步,從6k+的手機到80萬豪車,小米正全方位進軍高端市場。

劍指高端:手機、汽車雙旗艦將發佈

2月27日晚,小米發佈會的重頭戲當屬小米15Ultra和小米SU7Ultra。

雷軍曾發文稱,“Ultra,就是極致的追求和純粹的嚮往。這是小米最近5年高端探索的答卷之作,也是小米向超高端進發的開始。”

其中,小米15Ultra聯手徠卡,裝載「1英寸主攝」與「徠卡2億超級長焦」,並搭載了驍龍8Elite處理器。在通信技術上,標配天通衛星通話功能,高配版還支持北斗衛星短信服務。

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手機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近日在微博上透露,“小米手機未來5年高端化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在6000元+價格段實現規模化的突破”,並表示Ultra是6K+突破的關鍵產品,對小米15Ultra的產品力充滿信心。

發佈會另一大看點是小米SU7Ultra,預售價81.49萬元。性能上,該車搭載雙V8s+V6s三電機全輪驅動系統,最大馬力1548PS,零百加速僅需1.98秒,實測最高時速可突破350km/h,百零制動距離30.8米,性能對標百萬級超跑。

在發佈會前夕,雷軍曾提醒喜歡Ultra的消費者提前下載小米汽車App小定,以獲得優先排產資格。27日一早,雷軍更是連續發佈四條微博爲小米SU7Ultra宣傳,早上7點表示“今天非常激動……今晚7點,#小米SU7Ultra#發佈,這是小米首次衝擊豪車市場,意義非凡!”;9點左右提醒大家在發佈會前下載或更新小米汽車APP,方便第一時間下定,並強調“今晚7點,小定截止!如果大家對Ultra有興趣,建議早點小定!”;10點還發起互動,詢問網友“小米SU7Ultra哪款顏色,你更喜歡?”。

此外,雷軍還提到小米SU7Ultra的目標是“性能比肩保時捷、科技緊追特斯拉、豪華媲美BBA”,對1萬臺的全年銷量目標,團隊已有9成把握。

除了兩款“Ultra”產品,記者獲悉,發佈會還帶來衆多智能生態新品。比如小米首款AIPC產品:2025款REDMIBookPro16/Pro14;被盧偉冰稱爲“4000元以內音質最好”的耳機:小米Buds5Pro,新增WIFI版本具備AI智能應用,可當“小型錄音筆”;搭載“超級小愛”的小米智能音箱Pro;米家中央空調Pro等。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此次發佈會不僅是產品的展示,更是小米高端化戰略的重要一步。從6k+的手機到80萬豪車,再到“米家全家桶”智能生態產品,小米正全方位進軍高端市場。”

估值嬗變:小米市值創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佈會前夕,2月27日上午,小米股價一度漲超4%至58.7港元/股,創歷史新高,市值逼近1.5萬億港元。雷軍也因小米股價的短暫高漲,短暫登頂首富寶座,然而隨着股價回調,首富之名又迅速易主。

過去十餘年間,阿里巴巴、農夫山泉、騰訊等傳統產業巨頭及初代互聯網領軍企業,憑藉其先發優勢、龐大的市場佈局和深厚的資源積累,在財富排行榜上穩佔鰲頭。他們的成功,是中國經濟特定發展階段的產物,反映了房地產、消費零售、互聯網社交娛樂等領域在過去幾十年間的蓬勃發展。

而小米的崛起,打破了這一相對固化的財富格局。公開信息顯示,雷軍的財富主要來源於三個部分:小米集團、“金山系”上市公司以及順爲資本。其中,小米集團是雷軍財富的主要構成部分。若按照2月27日盤中高點計算,雷軍持股對應市值超過3400億元。“金山系”三家上市公司:金山辦公、金山軟件、金山雲,爲雷軍貢獻了約441億元的資產。雷軍還通過順爲資本,押中了不少獨角獸企業。綜上所述,雷軍的總財富估值已接近4400億元。

不過,對於雷軍而言,首富或許只是一時的榮耀,小米的持續發展纔是他更爲關注的目標。

過去,小米的估值主要依賴其手機業務,尤其是中低端市場的銷量。然而,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小米開始調整其業務結構,注重多元化發展。如今,小米的核心業務已經擴展到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以及智能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這些新業務的發展不僅爲小米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也使其估值邏輯從單一的手機業務驅動轉變爲多元化業務驅動。

近年來,小米大力推進高端化戰略,通過底層技術自研,如影像技術、芯片技術等,致力於實現產品差異化,提升品牌附加值。高端機型的市場表現對手機業務的估值影響日益顯著,小米手機業務的估值邏輯正從單純的銷量驅動逐漸轉變爲對產品技術含量、高端機型佔比以及品牌影響力的綜合考量。例如,小米15Ultra等高端機型的推出,不僅提升了小米的品牌形象,也爲其帶來了更高的利潤空間。

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快速發展也是其估值邏輯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隨着SU7等車型的交付和新車型如SU7Ultra的推出,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逐漸提升。市場對小米汽車業務的估值也從關注前期研發投入和車型規劃轉變爲考慮車輛的交付量、銷售收入、產能擴張計劃、二期平臺的發展潛力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投入等多個因素。

隨着AI技術的快速發展,小米也積極將AI技術融入其產品和服務中。當前,手機與操作系統正向AI技術兼容與應用提升的方向發展,操作系統的AI技術創新應用成爲未來的主流趨勢。小米通過構建物聯網生態,將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設備等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

展望未來,儘管短期股價波動難以預測,但小米在AI、電動汽車等新興領域的持續投入和創新,無疑爲其長期發展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