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薪酬佔營收119%:OpenAI爲留住人才付出高昂代價

媒體消息顯示,OpenAI因應激烈的人工智能(AI)領域人才爭奪戰而大幅提升員工薪酬,其股權激勵成本已達到驚人水平,讓現有投資者面臨營利性子公司重組後股權進一步被稀釋的威脅。

據美東時間7月7日週一的媒體報道,OpenAI向投資者透露,去年公司的股權激勵支出飆升逾五倍至44億美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119%。OpenAI預計,今年股權激勵佔營收的比例將降至45%,到2030年末,股權薪酬佔比會降至10%以下。

不過,上述預測是在OpenAI遭遇Meta大規模挖角行動之前做出的,實際成本可能更高。上述媒體提到,在最近被Meta挖走至少九名研究人員後,OpenAI的首席研究官Mark Chen暗示,公司可能進一步加大股權激勵力度。

OpenAI高昂的人才成本凸顯了AI實驗室爲吸引和留住關鍵人才所付出的代價,也揭示了員工在公司重組爲公益公司後可能擁有的股權規模。

股權激勵成本創科技行業新高

OpenAI的股權激勵成本遠超其他知名科技公司上市前的水平。谷歌在2004年IPO前一年的股權激勵佔收入比例爲16%,Facebook在2012年IPO前一年約爲6%,Snowflake在2020財年爲30%。

這些成本已接近OpenAI在推理計算方面的支出。公司預計今年在運行ChatGPT和AI模型的推理計算上花費約60億美元,僅略高於股權激勵預期支出。另外還預計花費15億美元用於薪資等其他員工成本。

據悉,OpenAI高管曾討論讓員工擁有重組後公司約三分之一股權的方案,微軟將擁有另外三分之一,其餘股權由其他投資者和管理OpenAI的非營利組織分享。

Meta挖角行動引發薪酬競爭

Meta展開的激進招聘攻勢成爲OpenAI提升薪酬的直接催化劑。華爾街見聞文章上月末提到,過去一週,八名頂尖研究人員離職加盟Meta,其中包括四名華人核心研究員。這些人員均爲OpenAI核心項目負責人,涉及o3、GPT-4系列等關鍵模型。

上月OpenAI CEO Sam Altman透露,Meta爲部分研究人員提供了高達1億美元的簽約獎金,不過Meta高管對此數字進行了內部反駁。OpenAI員工面臨每週80小時的高強度工作壓力,也爲競爭對手招聘創造了機會。

Mark Chen在給員工的內部備忘錄中承認公司正在"重新校準薪酬",並承諾採取"創造性方式來認可和獎勵頂尖人才"。他表示領導層將以前所未有的積極態度迎戰這場人才爭奪戰。

股權稀釋風險引發投資者擔憂

儘管投資者通常不太關注股權激勵的現金流影響,但新股發行帶來的稀釋效應卻是重要考量。OpenAI的大額股權獎勵可能顯著稀釋現有投資者持股價值,包括Thrive Capital、SoftBank和Microsoft等主要支持者。

上月媒體報道稱,自2021年以來,OpenAI已允許現任和前任員工出售約30億美元的股權獎勵。公司執行層和主要支持者都認識到豐厚的股權獎勵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必要性。

投資者還擔心其他潛在稀釋因素,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針對OpenAI重組計劃的訴訟可能以和解收場並獲得公司股權,以及公司最近宣佈收購Jony Ive的IO公司和編程助手Windsurf可能帶來的股權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