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壽險業海外逾20兆元資金回臺 金管會三大鬆綁10月上路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21日於「引導大衆資金投入公共建設論壇」上說明壽險業資金運用情形,以及「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修法進度。攝影/黃於庭
金管會保險局統計,截至去年底,壽險業資產規模高達36.9億元,其中有近七成資金投資海外。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21日於「引導大衆資金投入公共建設論壇」指出,爲了鼓勵保險業擴大資金投入公共建設,金管會已在9月底完成預告相關辦法,預計10月完成修法,主要有三大放寬,一是放寬投資總額,從保險業資金10%提高到15%,預期可增加1.63兆元的資金;二是擴大保險業可投資範圍,三是放寬辦理投資資金和範圍。
蔡火炎表示,壽險業在銷售保單多以長期保單爲主,過去因壽險業銷售了較多高預定利率的保單,造成資金成本包袱沉重,截至目前壽險業的負債平均資金成本約3%~4%,保險業收取保費後做資金運用要考量幾個原則,一是安全,因爲將來有給付需要,二是收益率,要和資金成本匹配,三是流動性,若有大量給付時需要可以直接變現。
蔡火炎說,從資產負債管理匹配的角度來看,要考慮存續期間的搭配,報酬率要能匹配資金成本,並做到風險控管,匹配保險業的長期負債,基於上述考量,適合保險業投資的案源條件需符合自償性佳、具長期穩定現金流量、合理報酬率、案件投資風險可控,以及政策具穩定性及可預測性等六大條件。
壽險業的海外投資比重高達七成,造成資產與負債不匹配,爲鼓勵保險業資金留臺、投入公共建設,金管會在監理措施層面也有進展,蔡火炎表示,金管會已在9月底完成預告「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並預計於10月完成修法,該辦法主要有三大放寬,一是放寬投資總額,從原本的10%提高到15%,若以今年第2季保險業可運用資金32.5兆元計算,預期可增加1.63兆元的資金。
二是擴大保險業可投資範圍,納入依照促參法或其他法令辦理的公共建設、政府覈定的基礎建設等,保險業可透過直接投資或間接投資公建,例如,直接投資公共建設可適用1.28%金管會調降過後的風險係數,若涵蓋到五加二(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生技醫藥、綠能科技、國防及循環經濟)或六大核心產業,則適用17.2%風險係數,投資到非五加二和六大核心產業的創投部分,適用33.75%風險係數。
三是放寬辦理投資金額和範圍,像是基礎建設與公共投資辦理投資金額從5億元提升到10億元、促參案件從10億元提升到20億元,其他則從5,000萬元提升到1億元等,另對於已覈定的環評投資案免事前審查,可採備查方式處理。
蔡火炎解釋說,依照促參法或其他法令規定辦理的公共建設都算在內,若保險業者針對潛在的投資標的有疑問,也可向主管機關釐清後,視情況適用1.28%的風險係數。
壽險公會副理事長莊中慶則認爲,修法將擴大保險業可投資金額與案源,並維持合理的風險係數,有助於提升業者投入公建的意願,未來也希望能有更多長期可投資標的,像是ITC運算中心、智慧倉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