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含重金屬」讓中藥公會跳腳 主張果乾跟鮮果標準不一樣
臺灣消保協會檢驗30件市售枸杞,檢驗單位拿果乾檢驗卻採用鮮果檢驗標準,水分流失會導致「假性超標」。記者宋原彰/攝影
臺灣消費者保護協會針對30件市售枸杞產品進行重金屬含量檢測,今天公佈結果表示所有樣品均檢出重金屬鎘與鉛,其中6件超標。此結果引發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反彈,主動發稿澄清說,檢驗單位拿果乾檢驗卻採用鮮果檢驗標準,水分流失會導致「假性超標」,套用公式還原濃度後,30件產品「全數未超標」。
消保會指出,30件商品中,4件鎘超過鮮果標準、2件鉛超過鮮果標準。高市衛生局表示,本案檢驗的枸杞是已經乾燥脫水食品,依衛福部食藥署「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本產品不在標準附表一「食品中重金屬之限量」所列需檢驗食品類別,故目前重金屬不抽驗檢驗項目,將建請食藥署參酌並依專業風險評估,重新檢視檢驗項目並修訂相關衛生標準。
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表示,果乾因水分流失,重量減少,重金屬濃度自然「看起來」變高,若用鮮果標準去比對乾果數據,會產生「假性超標」。 若未針對枸杞乾果訂出專屬標準,正確做法應該是依乾製品專屬標準或將檢測數據換算回鮮果含量後再比對。
此外,「全數驗出重金屬」的說法會產生誤導,因爲土壤與灌溉水源天然含有鉛、鎘、砷、汞、銅、鋅等元素,作物生長過程會吸收水分與養分,因此連帶吸收少量重金屬。即便沒有工業污染,農產品也常會檢測到微量重金屬,檢出不等於超標,幾乎所有農產品、藥材都可能檢出微量重金屬。
公會強調,蔬果植物類可食部分重金屬標準均以「鮮/溼重」計算。 若市售產品爲乾貨時,檢驗出的數值需利用公式計算還原濃度: 還原濃度 = 檢驗值 × (100%-鮮含水量%) / (100%-實際含水量%)。
因此若將枸杞乾貨加上含水量,套用公式計算還原濃度後,此次30件產品檢測「全數未超標」,全體會員遵循政府法規,所販售之產品均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消費者可安心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