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皆冷 新青安7月受理跌破4千戶

財政部發布最新統計,7月新青安房貸受理件數僅3,865戶,跌破4,000件關卡。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一年新青安受理情形

美國對等關稅造成民衆購屋信心觀望,加上選擇性信用管制和銀行限貸令使得房市交易持續低迷,財政部20日發佈的最新統計,7月新青安房貸受理件數僅3,865戶,跌破4,000戶關卡,和受理金額326.16億元同創上路以來第三低。

今年以來新青安受理情況可說一路吹冷風。1、2月由於春節和工作天數短,受理戶數各爲3,393戶和3,576戶,各創新青安上路後的史上最低和次低水準,之後3月雖稍微回神,但也未見起色,受理戶數始終低於5,000戶。

財政部表示,新青安受理件數在6月即面臨4,000戶保衛戰,7月更進一步跌破4,000戶,主要原因是「供需皆冷」,需求的部分即是民衆信心退潮,供給面則卡在多數公股銀行在自住房貸餘額都已因《銀行法》72-2條而拉警報。

就7月各行庫受理情況來看,除不受《銀行法》天花板限制的土銀,及存款母數較大的臺銀仍站穩千件,合庫銀自6月的914件減至589件,其餘公股受理件數則介於135件至251件,民衆現在申貸除等待期長,「碰壁」機率也很高。

現行八大公股行庫自住房貸的排撥時間至少一個半月到三個月起跳,也有部分行庫要等候六個月到十個月。對此,財政部說明,已請公股銀持續滾動檢討房貸可用額度,加速釋出可用額度,且要求額度緊俏的銀行可轉介至其他公股銀行承作,以加速撥款作業。

國庫署統計,7月新青安受理戶數3,865戶、受理金額326.16億元,月減幅度都在5%上下,相較去年同月的年減幅度則高達4成。官員表示,除了供需,另一影響新青安的因素是利息補貼明年7月底將到期,未來民衆資金負擔可能加重。

新青安由行庫和內政部補貼利息合計0.5個百分點,補貼後利率1.775%,是目前國內房貸利率地板價。依新青安規定,如果政策明年7月底到期後不續辦,0.5個百分點的利息補貼即會消失,民衆每月支出的房貸金額將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