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單月受理僅4,000件

八大行庫房貸動能受限,新青安單月受理件數面臨4,000件保衛戰。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一年新青安受理情況

八大行庫房貸動能受限,新青安單月受理件數面臨4,000件保衛戰。財政部21日公佈6月新青安承辦情況,其中受理件數僅4,055件,創下新青安上路近二年來扣除農曆春節因素後的單月最低水準,受理金額也已連兩月不到400億元。

據悉,現行八大行庫自住房貸的排撥時間,至少1個半月到3個月起跳,也有部分行庫要等候6個月到10個月。

對此,財政部表示,已要求行庫在民衆申貸時須明確告知可能的排撥時間,以讓民衆能預作安排。

去年上半年房市正陷入新青安之亂,民衆申貸情況火到最高點,依財政部最新統計,6月新青安受理戶數4,055戶,金額343.55億元,和去年同月相較的年減幅都近4成;但就算相較5月,新青安受理件數和金額減幅也約5%。

相關人士指出,房市降溫、民衆購屋意願衰退確實都會影響新青安受理情況,但關鍵還是在行庫的動能不足。依財政部內部統計,到5月底八大行庫中有2家因已接近《銀行法》第72條之2的內部警戒比率,須視資金狀況依序撥款。

至於另外6家的自用住宅可貸款額度(可貸金額扣除已覈准未撥貸的尚可承做金額)合計也僅剩794億元,當中甚至有2家所餘額度分別爲1億元和6億元,相關人士指出,可以看出公股房貸額度確實到了拉警報的程度。

相關人士透露,各行庫先前積累的申請案量很大,近期還在持續消化中,雖然行政院和財政部都指示要優先承作新青安及無自用住宅貸款,但受限資金狀況與銀行法第72條之2條等主規範,動能有限,塞車的情況短期很難解決。

觀察各行庫6月承作新青安量能最大的二家行庫爲臺銀和土銀,受理戶數都破千戶、金額則約85億元;合庫受理件數914戶、金額76.34億元緊接在後。至於其餘行庫受理件數約在132件至355件,華銀和兆豐銀年減幅度均逾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