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 | ST觀典因財務造假與信披違規被罰2890萬元,凸顯監管“零容忍”態度

每經評論員 杜宇

7月8日,*ST觀典(SH688287,前收盤價:5.23元,市值:19.38億元)公告稱,公司收到北京證監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因未按規定披露資金佔用情況、年報存在虛假記載等,公司及實控人高明等相關責任人擬合計被罰2890萬元。公司股票同日起被上交所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這一事件再次敲響了資本市場的警鐘,凸顯了監管層對財務造假和信息披露違規的“零容忍”態度。

*ST觀典作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曾被市場寄予厚望,然而此次事件卻暴露了其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嚴重問題。公司不僅在2022年和2023年的年報中隱瞞了鉅額資金佔用和對外擔保事項,甚至在《轉板上市報告書》中也存在重大遺漏,這種行爲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破壞了市場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從事件的具體細節來看,*ST觀典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未按規定披露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關聯交易和對外擔保事項,涉及金額巨大,且佔公司淨資產的比例較高;二是2022年報存在虛假記載,虛增銀行存款1.39億元,佔當期披露資產總額的13.37%。這些行爲不僅違反了證券法規,也反映出公司內部治理的混亂和管理層的失職。

更爲嚴重的是,公司實控人高明不僅知悉並組織籌劃了上述違規行爲,還安排僞造相關銀行詢證函和對賬單。北京證監局的重罰,不僅是對*ST觀典的懲戒,更是對所有企圖通過財務造假和信息披露違規獲取不正當利益的企業的警示。

與此同時,*ST觀典近年來的業績表現也令人擔憂。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減少27.12%,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74.31%;2024年營收進一步下降57.58%,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驟降744.26%。公司股票也因此多次被實施風險警示,市場對其信任度降至冰點。

*ST觀典的案例再次提醒我們,財務造假和信息披露違規是資本市場的毒瘤,必須嚴厲打擊。監管層此次的重拳出擊,彰顯了維護市場秩序的決心。只有通過嚴格的監管和法律制裁,才能讓資本市場迴歸誠信與公平,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對於*ST觀典而言,未來的道路充滿了挑戰。公司不僅要面對鉅額罰款和法律風險,更要重建投資者的信任,完善內部治理機制,規範信息披露流程。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新站穩腳跟,避免被市場淘汰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