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有問題 財政部擬全面修法

針對統籌分配款問題,財政部表示將全面修法。圖爲去年12月行政院針對新版《財劃法》舉行記者會。(本報資料照片)

新版《財劃法》上路,中央統籌分配款金額暴增4165億元,但因分配公式有問題,以及主計總處修正補助辦法,引起地方縣市政府不滿,認爲未來可獲得款項被大幅抵銷,財政部坦言,若提出修法不會只針對公式,將會全盤檢討垂直、水平分配。不過,據瞭解,財政部現階段不會主動提出修法版本。

目前中央政府挹注地方政府的財源,包括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以及計劃型補助款,明年統籌分配款將增加4165億元給地方,以往一般性補助款主要補助地方基本財政收支短差、教育、社福、基本設施等經費;計劃型補助則針對具整體性的計劃項目及跨越多縣市的建設計劃。

主計總處8月29日公告,修正一般性補助範圍,改爲「具經常性、普及性、基本建設或維運性質、財政均衡等事項」,計劃型補助款改爲補助「一般性補助款範圍以外的事項」,對此,中央將舉行2場會議溝通。

財政部官員坦言,部裡一直以來有修正《財劃法》的想法,行政院也是一樣的態度,主要希望可以更均衡、公平,因爲現行的版本是有錢的縣市更有錢,此次統籌分配款增加4165億元,增幅達89%,官員指出,多撥了4000多億元,事前也沒有充分的溝通,對縣市政府而言,這筆錢就是多拿的,但也不能白拿,因此主計總處也提出修法看法。

官員痛批,縣市政府多拿4000多億元,要他們多做點事又開始說沒錢,只是爲叫而叫,這也是垂直分配的問題;至於水平分配,高雄、臺南、屏東抱怨分到的成數比起臺北、新北成長率低很多,將讓南北更不平均,其中新竹縣市的成長率甚至超過200%。

國庫署長陳柏誠坦言,若由財政部提出修法,就不會只針對公式修正,還會有垂直分配、水平分配的修正內容,需以全盤重新檢討的方式去處理。至於處理方式在釋憲文、附議文中都有說明得很清楚,如果只是修正公式,事實上,立委也可以提出修正草案,但還是希望朝野應要協商取得共識,讓整件事可以更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