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財劃法公式「分母」有瑕疵! 朱立倫:政院另提修法送立院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常會致詞。(圖/記者鄭佩玟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藍白去年強推修正《財劃法》,原本宣稱要替地方爭取更多財源,總額增加逾4000億元,卻因公式「分母寫錯」,導致多縣市拿到的錢不增反減,更有逾300億統籌分配款無法完成分配等亂象。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10日)於中常會坦言,不容否認在公式設計上,分母的確有點瑕疵,現階段財政部應用正確的公式試算後,重新分配345億給各縣市政府,作爲下年度編列預算送議會審查的參考,而針對分母誤差,政院另提出修法到立法院。
朱立倫指出,財劃法本來就是應該朝野一起努力,行政院更應該要端出版本,結果完全用杯葛、拒絕的態度,今天修過的財劃法,在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從75%中央獲得的財源,改爲66%,直轄市獲得的財源相對各縣市也降低,減少了城鄉、南北的差距,也重新創造了新的公平財劃環境。
朱立倫也坦言,不能否認過程中公式的設計上,分母的確有一點瑕疵,財政部現階段應該用正確的公式試算之後,重新把345億元沒辦法分配的,提供給各縣市政府,作爲下一年度編列預算、送議會審查的參考,解決了這345億元未分配的,基本上絕大部分的問題都解決了。而這345億元所謂分母的誤差,另外行政院提出修法,送至立法院,總是需要一點時間來調整分母。
針對一般性補助款,朱立倫表示,怎麼可以變成申請制,那就是計劃型補助款,一般性補助款就是公式化分配,如果變成計劃型補助款,用申請制,那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就是行政院又要操縱地方的補助款。前一段時間,因爲苛扣26%的一般性補助款,造成地方與中央的爭議,現在又因爲財劃法些微的一點點誤差,又造成中央與地方之亂,如果再因爲一般性補助款,造成地方與中央之間羣起而爭的情況,這不是臺灣之福。
最後,朱立倫呼籲,賴總統應該放下,不要好鬥的個性,跟在野黨鬥完以後,黨內也鬥、現在中央地方也鬥,這樣永遠沒完沒了,這是一個小問題、財政部及行政院可以立刻解決的問題,希望放下不要再內鬥、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