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界促避戰 關稅要儘快確定
財經熱門
賴清德總統國慶演說談及兩岸、經濟與國防等國家政策,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10日提出未有適當兩岸政策、經濟成長率短暫假象與產業政策偏頗等三大隱憂。他認爲,臺灣應該要避戰而非引戰或挑釁,讓大陸對臺灣有疑慮,總統應開放兩岸觀光,讓陸客能來臺並促進兩岸人民交流。
賴正鎰說,國防預算在2030年前要達GDP5%等政策,對臺灣經濟發展和其他政策施展將產生排擠作用,對未來並非好事。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10日表示,兩岸和平交流與持續交換意見,現在的軍費就已經足夠,應以經濟利益優先而非急於增加軍費。工商界重視臺灣經濟本身的力量,可以讓員工的薪資增加,讓基層員工的薪資水平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他認爲,不是軍費增加就可以避免戰爭,政府應對美國的不合理要求對外清楚說明,包含關稅和軍費要求,而國防軍費是要在「兩岸能和平對話」前提下,進行調整。
其次,賴總統提到,依亞銀預測,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破5%、臺股破27000點以及外銷創歷史紀錄,這是輕忽了美國關稅所帶來的後續效應。
賴正鎰認爲,今年的經濟成長、出口貿易好是關稅實施前拉貨效應帶動,今年經濟數字「好」恐是短暫的假象、是「寅吃卯糧」、「溫水煮青蛙」。
第三,國慶演講產業政策仍偏重AI、高科技產業、生技產業,賴正鎰表示,傳產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很慘淡,如何協助面對未來難關,政策仍不夠全面。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從4月2日到現在,美國宣佈對等關稅及後續不確定性,已經凌遲企業近半年,很多企業都不知該怎麼接單、甚至在放無薪假,既然臺美關係這麼好,關稅要儘快確定下來。許表示,關稅遲而未定就是很大隱憂,只要臺美間關稅確定、兩岸情勢穩定和緩,臺灣對外貿易就不會太弱化。
許舒博表示,政府應該要平衡科技、外銷與民生內需、消費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