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積極申報醫藥主題基金;有REIT擬申請第二次擴募丨天賜良基
每經記者:肖芮冬 每經編輯:葉峰
|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NO.1 公募積極申報醫藥主題基金
近期醫藥板塊迎來複蘇行情,特別是在港股創新藥板塊的帶動下,多隻相關主題基金業績出現大幅反彈。相比老產品“預警”不斷,醫藥主題基金在新發端卻有“重燃”跡象。
證監會網站顯示,截至4月15日,今年以來醫藥主題基金的上報數量已有10餘隻,特別是近期熱門的港股創新藥板塊迎來諸多公募機構佈局。
具體來看,景順長城基金、華富基金、鑫元基金集體上報了跟蹤中證港股通創新藥的指數產品;銀華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上報了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藥的指數產品;華寶基金、易方達基金上報了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藥的指數產品;華夏基金上報了跟蹤上證港股通醫藥的指數產品。
此外,在發行端,醫藥主題基金罕見迎來了“爆款”產品。公開信息顯示,工銀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募集規模高達12.66億元。截至4月15日,該基金份額已增至19.86億份,基金規模增至18.97億元。
NO.2 個人養老金產品有望再擴容
據悉,在個人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出爐三週年之際,個人養老金產品迎來了有望再次擴容的消息。
近日,各地證監局向公募基金管理人下發《關於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名錄相關工作的通知》,公募基金管理人可對照相關篩選標準,每季度結束之日起1個月內,將符合標準的指數產品申請納入。
具體來看,申請納入的指數產品應符合以下標準:一是核心寬基指數或適合長期價值投資的紅利低波類指數作爲跟蹤標的的普通指數基金、ETF聯接基金或指數增強基金;二是普通指數基金和ETF聯接基金最近四個季度末規模不低於10億元或上一月末規模不低於20億元,且產品成立以來跟蹤誤差不超過基金合同約定水平;三是指數增強基金成立滿三年,最近四個季度末規模均不低於10億元,且最近三年超額收益爲正;四是前五大投資者份額佔比合計不超過50%;五是基金管理人最近一期分類評價結果不爲C。
NO.3 蘇新基金旗下產品首次披露一季報
去年剛剛成立的蘇新基金,於4月17日首次披露了旗下基金的定期報告。
一季報披露信息顯示,蘇新鑫盛利率債債券基金在一季度的總申購超過57億份,總規模超過了140億份,而去年11月成立時,其規模約60億份。不到半年時間,規模增長超過一倍。
另據一季報數據,去年12月底成立的蘇新中證500指數增強基金,在一季度累計被贖回超4.4億份,期末份額降至約2億份。
NO.4 有REIT擬申請第二次擴募
4月16日晚間,博時基金髮布公告稱,經公司內部決策,博時招商蛇口產業園REIT擬申請第二次擴募並新購入基礎設施項目。據瞭解,此次擬購入的基礎設施項目爲光明項目(二期擴募)和南油項目。
Wind數據顯示,博時招商蛇口產業園REIT成立於2021年6月8日,曾於2023年6月16日完成第一次擴募份額上市。截至2024年末,該基金淨資產超過30億元。
NO.5 一基礎設施公募REIT獲監管更新反饋
4月1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顯示,中金亦莊產業園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項目狀態更新爲“已反饋”。
據悉,該債券發行人爲北京亦莊盛元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擬發行總額爲10.03億元人民幣,債券品種爲基礎設施公募REITs,承銷商爲中金基金。目前,該債券項目已獲上交所更新反饋,受理日期爲2024年9月20日。
NO.6 蘇燕青“清倉式”卸任基金經理
4月17日,招商基金髮布公告稱,蘇燕青因個人原因,於4月17日卸任多隻產品的基金經理,包括招商滬深300ETF、招商滬深300ETF聯接、招商滬深300增強策略ETF、招商中證雲計算與大數據主題ETF聯接、招商中證香港科技ETF、招商中證香港科技ETF聯接、招商中證全球中國互聯網ETF、招商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招商上證科創板綜合ETF等。
其中,招商上證科創板綜合ETF、招商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分別爲今年2月、4月新成立的基金。
據悉,蘇燕青2012年1月加入招商基金量化投資部。而隨着此次卸任多隻產品基金經理,蘇燕青旗下已無在管基金產品。
NO.7 4月17日ETF行情覆盤
4月17日,市場全天低開後震盪反彈,截至收盤,滬指漲0.13%,深成指跌0.16%,創業板指漲0.09%。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9995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124億元。板塊方面,房地產、電子化學品、化學制品等板塊漲幅居前,僅貴金屬、汽車整車等少數板塊回調。
具體來看,標普油氣ETF領漲4.02%;此外,地產ETF也有所表現。
有券商表示,3月二手房成交延續了較高熱度,但新房需求復甦分化明顯,一線城市韌性較強,二三線城市表現較弱。在“止跌回穩”的目標下,限制性政策仍將放鬆,存量房和土地收儲進展有望提速,推動市場供需結構改善,維持行業“買入”評級。
下跌方面,黃金相關ETF集體回調,最高下跌1.96%。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