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產品2024年實現利潤約1.28萬億元;又有公募REITs上市首日漲停丨天賜良基

每經記者:肖芮冬 每經編輯:葉峰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NO.1 又有公募獲大手筆增資

天眼查信息顯示,3月底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註冊資本由6億元增至9.5億元,增幅約58%。

摩根士丹利基金成立於2003年3月,由摩根士丹利國際控股公司全資持股。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的非貨基金規模爲244.94億元,行業排名第96名。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新增註冊資本的基金公司已經超過20家。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基金公司進行了註冊資本擴充,僅在3月份就有蘇新基金、新華基金、弘毅遠方基金、聯博基金等公募宣佈增資。

NO.2 3月近40只基金髮清盤預警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3月份全市場有40只公募基金髮布清盤風險提示性公告,其中16只產品已正式進入清算程序。從產品類型來看,混合型基金有20只,佔比達50%。

值得關注的是,此輪清盤潮呈現出兩個特徵:

一是“短命基金”頻現,多隻成立不足一年的產品快速觸及清盤線。比如,有產品2024年4月成立,但截至2025年3月中旬已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

二是明星基金經理光環失效。以鵬華成長先鋒混合爲例,該基金由前寶盈基金明星基金經理陳金偉管理,自2024年8月成立以來,規模始終在清盤線附近徘徊。

NO.3 又有公募REITs上市首日漲停

3月31日,全國首單“商改保”REITs——匯添富上海地產租賃住房REIT上市,全天漲幅達29.99%,換手率爲4.53%,成交額達到2403萬元。

據瞭解,這已經不是首個在上市當天漲停的公募REITs產品。今年以來,華夏金隅智造工場REIT、國泰君安濟南能源供熱REIT、易方達華威農貿市場REIT,均在上市首日錄得30%漲停,匯添富九州通醫藥倉儲物流REIT、中航易商倉儲物流REIT在上市當日也分別大漲28.22%、15.30%。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公募REITs年內亦有不俗表現。截至3月31日,全市場64只公募REITs年內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NO.4 公募管理費託管費尾傭全線下降

天相投顧最新數據顯示,在2024年公募基金總規模增長超10%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管理費、託管費規模分別爲1226.78億元、274.17億元,依次同比下降8%、3.79%。

除公募基金管理費、託管費調降效果顯著外,管理費當中支付給銷售渠道的客戶維護費同樣下降。Wind數據顯示,2024年公募基金客戶維護費合計354.80億元,同比下降8.38%。

NO.5 蕭楠、王元春最新發聲

在最新披露的基金2024年年報中,蕭楠和王元春表示,相信2025年各種消費子板塊會陸續走出最悲觀的預期。

具體到白酒板塊,蕭楠和王元春表示,白酒行業的不少次高端、高端品牌,在2024年都堅定地做出了庫存管理、維護品牌價值的舉措。儘管當前還沒有看到行業企穩的跡象,但股價已經反映了最悲觀的預期,不少企業也已經做出最堅決的調整。當前的白酒行業,哪怕是比較股息率,也不遜色於很多類債資產,更何況經濟週期、行業週期不可能永遠在底部。即使是充分考慮各種負面因素,白酒行業也已經到了具有投資價值的區間。

NO.6 管理規模曾超800億元的固收“老將”離任

4月1日,招商基金公告稱,馬龍離任招商安心收益債券的基金經理。據瞭解,這是馬龍最後一隻卸任的公募產品。數據顯示,馬龍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超過11年,去年半年末時其管理規模曾達到876億元,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其已經陸續卸任在管產品的基金經理。

NO.7 公募產品去年實現利潤約1.28萬億元

據天相投顧數據統計,全市場公募基金2024年實現利潤約1.28萬億元。

具體來看,股票型基金2024年實現利潤約4445億元,升至各類基金首位。緊隨其後的是債券型基金,在2024年實現利潤約4102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債券基金2024年利潤較2023年增長超70%。

此外,除FOF基金利潤不足百億元外,混合型基金、QDII基金2024年的利潤均超過800億元。

NO.8 4月1日ETF行情覆盤

4月1日,市場全天衝高回落,截至收盤,滬指漲0.38%,深成指跌0.01%,創業板指跌0.09%。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13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893億元。板塊方面,生物製品、化學制品、醫療服務等板塊漲幅居前,而貴金屬、電機、互聯網服務等板塊回調居前。

具體來看,港股創新藥相關ETF全線走強,最高漲7.27%。

有機構表示,當前頭部創新藥企研發、銷售體系成熟,費用增長穩健,伴隨核心產品商業化持續放量,多家企業扭虧節點臨近,創新藥迎來收穫期,看好本土創新升級下相關創新藥及CXO產業鏈投資機遇。

下跌方面,新經濟ETF回調領跌6.00%。金融科技概念股午後走低,指南針跌超8%,金融科技相關ETF也進入跌幅榜前列。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