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大廠遇臺美關稅 40年最慘烈、面臨淘汰戰
有70年曆史的大型工具機廠臺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上午形容,這是他在這個產業40多年來看過處境最慘烈的一次。記者黃寅/攝影
美國對臺對等關稅影響全臺,已對工具機產業造成嚴重衝擊。國內老牌大型工具機廠臺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說,這是他在產業四十多年處境最慘烈的一次,免不了會帶來「淘汰戰」,業界除「無薪假一大堆」,已有大型業者爲省下千萬參展費,不參加下個月在德國漢諾威的工業展。
臺灣機械公會昨天表示,臺灣對等關稅採疊加計算,還有臺幣匯率問題,機械業合計與日、韓的價格落差已達百分之廿,有愈來愈多廠商「做四休三」,八月起美國關稅發酵,產業壓力罩頂,呼籲政府放手讓臺幣貶值救產業。
經濟部鼓勵臺廠赴美投資佈局,黃明和說,近兩年工具機產業景氣不佳,美國早有中低階工具機廠,日本前五大工具機廠早在廿、卅年前就赴美設廠,美國不會歡迎臺灣業者,況且時機也已經太晚了。
臺中精機有七十年曆史,黃明和說,工具機交貨期長,新臺幣在四、五月匯率狂飆,從卅二元升值到廿九元,去年訂單此時交貨,一千萬美元就要損失三千萬新臺幣,馬上面臨虧損;加上關稅不確定、客戶觀望不下單,國內自行車、汽車中下游零組件廠訂單也縮手,面臨三重打擊。
黃明和說,中下游規模較小協力廠,原本就面臨缺工和二代不接班等問題,現在再加上關稅衝擊,產業鏈真有可能斷鏈,屆時只能將發包的訂單改回自己作。
機械公會昨天發佈七月機械設備出口值廿七點九三億美元、年增百分之十三點四,以臺幣計價爲八一五點二九億元、年增率僅百分之一點八。累計前七月出口值爲一七七點一億美元、年增百分之六點五。
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指出,八月七日起美國開始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其中對臺關稅稅率爲百分之廿,相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百分之十五的稅率,將使機械產業受到嚴重衝擊,尤其臺灣未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以往機械商品銷往美國平均稅率約百分之五,相對日、韓等國多爲零稅率,對等關稅實施後,臺灣銷往美國機械產品較日韓等國關稅疊加後,實質將增加約百分之十。
此外,加上今年四月後之臺幣匯率急升影響,與日、韓等國實質上競爭,將產生約百分之廿的價格落差,嚴重影響臺灣機械出口之國際競爭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