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生活加點“假”,國家鼓勵地方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3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正式公佈。行動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項重點任務,包括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完善支持政策。
在保障休息休假權益方面,行動方案明確,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實現彈性錯峰休假。依法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設置中小學春秋假,吸引了衆多網友的關注。這究竟是個什麼假?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龐永輝就提出在全國推行“春秋假”的建議,這一話題引發關注。
龐永輝認爲,當前國內旅遊具有明顯的節假日效應,在寒暑假、五一、十一等大小長假期間,旅遊消費佔比高,但也滋生了一些供需矛盾問題。目前,假日旅遊市場呈現明顯的“潮汐效應”,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酒店、景區等旅遊設施供給承壓,交通擁堵風險上升。推行“春秋假”制度,可爲國人提供更多出行選擇。特別是對於家庭出遊而言,家長可在“春秋假”期間帶薪休假陪伴孩子,是寒暑假之外可行的時間窗口。同時,“春秋假”也可促進假日旅遊消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統一假期出遊集中帶來的資源供需緊張問題。
龐永輝還建議“春假”“秋假”的具體設立時間,可先在“五一”假期前後設立1周左右的“春假”,此後再推行“秋假”,企事業單位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推動假日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蔡夢瑩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