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有寒暑假,爲什麼還要增加春秋假?假期是不是太多了?

繼高中全面實行雙休後,教育又迎來了一個大的改革,那就是增設春秋假。不但中小學有,大學生也有。所謂的春秋假,在七八十年代曾經實行過,那時放春秋假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回家幫助父母乾點農活,另外,那時很多老師也需要種地。但是現在,幾乎所有學生和老師都不需要種地了,爲什麼還要放春秋假呢?

我們的學生已經有寒暑假了,而且長達三個月,現在又增加春秋假,這假期是不是太多了呢?

其實之所以增設春秋假,是有原因的!

第一:給學生減負減壓,讓孩子們多接觸大自然,促進身心健康。

我們的教育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生負擔太重壓力太大,看看中小學的近視率就清楚了。所以放春秋假的主要目的應該就是給學生減負減壓。

只要放假,學生一定是開心的,就算有學生要上輔導班,畢竟也是少數。最重要的是,放假後學生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選擇怎麼度假,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帶孩子去全國各地旅遊,增長見識,開拓眼界。沒有條件的也可以帶孩子去公園轉轉散散心,一家人開心地聚聚;如果農村有地的話還可以帶孩子回家種地,體驗一下鄉村的生活。對於孩子們來講,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是開心的,因爲只要不上課不寫作業,就是孩子們最大的夢想了。

放假絕對是減負減壓最好的方式,只要假期足夠多,孩子們一定是開心得愉快的!

第二:促進消費,刺激經濟,盤活市場。

這些年國家經濟低迷不太景氣,雖然政府也採取了很多手段刺激消費,但一直不太理想。不過增設春秋假,一定程度上絕對可以刺激消費,促進內需。

首先,放假後一定有一大批家長會帶孩子出去遊玩。很簡單,我們的家長也很心疼孩子們,也希望孩子們能出去玩玩,散散心。而旅遊就是最好的方式。只要出去旅遊,一定會帶動消費,一個家庭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都是有可能的。全國那麼多學生,綜合下來絕對不是小數目。

其次,大學生放春秋假意義更大。目前一些大學已經明確了放假的時間,雖然大學生不具備掙錢能力,但只要他們動動嘴,家長就會給錢,而且大學生的消費能力絕對是驚人的,比小學生會花錢多了。全國那麼多大學生,就算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春秋假出行,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春秋天天氣既不像暑假那麼炎熱,也不像寒假那麼寒冷,正適合廣大學生出去遊玩。

雖然增設春秋假好處很多,但不得不承認目前也面臨很多問題。

第一,中小學生放春秋假,但家長不放假,孩子們的安全如何保障?不說出去遊玩了,誰看孩子們呢?

第二,寒暑假三個月,春秋假又快半個月,學生的學業能保障嗎?在教學內容不縮減的情況下,教學時間會不會不夠?

第三,現在的假期老師們都會佈置很多作業,如果放假還是以寫作業爲主,還不如不放假。

所以對於增設春秋假,孩子們是高興的,家長卻很焦慮,假期越來越多,學習還有保障嗎?

無論如何,放假多對於目前的孩子們來講絕對是好事,至少可以減負減壓。至於面臨的一些問題,可以逐步解決。其實春秋假完全可以和五一、十一假連起來,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幾天,這樣既不耽誤家長帶孩子們出去遊玩,還可以保障孩子們勞逸結合,玩耍幾天後回家寫幾天作業,也不至於耽誤學業。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