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七接環評百日火速通過!環團怒轟:國家鴨霸式開發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19日下午在小港區公所舉辦「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公聽會」,現場抗議團體高喊「環評無效、訴訟到底」,並呼籲高雄市長陳其邁捍衛大林蒲居民權益。(林雅惠攝)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19日下午在小港區公所舉辦「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公聽會」,會議尚未開始,場外已聚集南部反空污大聯盟、監督施政聯盟及在地團體召開記者會,抗議中央在100天內「特快車」通過七接環評,並訴求大林浦應先遷村再興建,否則恐加劇當地污染與環境風險。

南部反空污大聯盟召集人洪秀菊表示,去年10月山陀兒颱風在高雄小港登陸,帶來17級強風與高達15公尺的巨浪,造成高雄港區災情嚴重。但中油在最新提出的《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中,並未針對山陀兒等級的極端氣候風險進行評估,僅引用2019年白鹿臺風的3公尺浪高作爲依據,顯然草率應付。洪秀菊質疑:「若再發生山陀兒等級強風,七接的LNG船、卸收設備、氣化設施能承受嗎?」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19日下午在小港區公所舉辦「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公聽會」,中油公司執行長李熙文(左三)指出,政府對於中油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開發案的安全把關,等同核電廠去等級把關。(林雅惠攝)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19日下午在小港區公所舉辦「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公聽會」,不少關心的居民到場聆聽。(林雅惠攝)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則指出,七接案去年僅經一次專案會議審查,就於12月11日環評大會火速通過,過程缺乏充分討論。她批評,七接將新增六座天然氣儲槽,恐加劇港區爆炸風險,且沒有確定的減污計劃,空污與二氧化碳排放勢必增加,「這樣的環評根本沒有做好實質審查!」

高雄市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黃義英指出,七接計劃包含近七公里長的外廓防波堤,可能產生漂沙問題與突堤效應,影響周邊海洋生態。她以桃園三接爲例,強調三接工程後漂沙嚴重,甚至影響藻礁及漁業資源,但當時環評卻未嚴審類似問題。「中油當初說三接不會漂沙,結果證明環團擔憂成真,現在怎能相信七接沒有問題?」

此外,高雄市金煙囪文化協會發言人陳玉西痛批,七接防波堤總長七公里,佔地近38公頃,施工期間污染難以估計,且不需進入二階環評便火速過關,根本是「國家鴨霸式開發」,她並指出,七接環評初審時,大林蒲居民未獲通知參與,嚴重剝奪利害關係人權益。

針對七接案倉促通過環評,在地居民已委託律師向行政院提起行政訴願,要求撤銷環評結論,若遭駁回將正式提起行政訴訟。現場抗議團體高喊「環評無效、訴訟到底」,並呼籲高雄市長陳其邁捍衛大林蒲居民權益,要求市府海洋局嚴審七接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補足海洋生態、地質與極端氣候風險評估,「不能隨便放水!」

公聽會上,高市海洋局副局長鍾致遠面對質疑表示,今天公聽會的目的在於蒐集各界意見,確保程序公開透明,所有與會者的意見,無論是對環境影響、海岸變遷、空氣品質或港區安全的關切,均將完整記錄,並依法彙整送交中央主管機關審查。

鍾致遠說,地方政府並非審查機關,案件的最終審查與覈定權責屬於內政部,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負責程序辦理與意見彙整,以確保審查過程更爲周延。

中油表示,依據《海岸管理法》,在一級海岸保護區以外進行開發,需提交「海洋利用管理說明書」,內容涵蓋海洋管理原則、海岸保護、防護計劃、公共通行保障及生態環境影響評估等,七接工程已依規辦理,符合相關標準。

中油強調,七接工程不會改變港區現有設備,也不影響暴潮防護措施,開發後地形維持穩定,洲際貨櫃中心南海堤的侵淤現象已趨緩。此外,外廓防波堤增高14公尺,可應對極端氣候導致的海平面上升,併兼顧生態需求,提供魚類保護功能。施工過程中,將鋪設襯墊減少對底棲生物的影響,並嚴格控管排放水溫與水質,每季進行漁業資源調查。

中油承諾,完工後及營運期間不會改變原有的公共通行空間,並強調七接工程有助於「增氣、減煤」,改善空氣品質,提升全臺天然氣儲備,滿足南部產業的用氣需求。該開發計劃位於高雄港海域用地範圍內,屬於人工海岸,未涉及自然海岸及填海造陸,未來將持續與當地民衆、漁民溝通,爭取支持。

中油公司執行長李熙文也指出,政府對於中油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開發案的安全把關,等同核電廠去等級把關,且此液化天然氣幾乎是沒有雜質的天然氣,整個接收端是一個封閉閉密的系統,並不會有污染產生,政府對中油安全把關非常嚴格,空污造成民衆的疑慮純是誤會。

對此,中油強調,政策有推行、實施必要,目前計劃不變,會持續按照排程進行,並強化地方溝通。七接會以最嚴格法律規定來設計接收站儲槽及相關設施,符合「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制造儲存處理場所設置標準暨安全管理辦法」、「美國國家消防法規(NFPA 59A)」等國際及國內安全規範。另制定各種標準程序、緊急應變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等,確保營運過程中的安全性。

至於民衆質疑的空污疑慮,中油說明,天然氣相較於煤炭燃燒效率高,屬於潔淨能源燃料,取代相同熱值之燃煤使用,將可減少粒狀物約99.3%、硫氧化物約100%、氮氧化物約78.9%等排放量,並降低二氧化碳約51.3%,對於改善環境品質及淨零排放具有正面效益。

中油進一步提到,已於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及環評報告書中進行海岸地形變遷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接收站外廓防波堤設計將不會影響旗津海岸的輸砂動態平衡,且現有海域深度超過20公尺,不屬於淺水區域,對當地海岸的影響已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