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老校舍渾身病 民代籲重建
高雄中小學不少校舍屋齡逾50年,多數學校以耐震補強、防漏補救工程爲主,但1年土木維護經費僅數十萬,有學校10年爭取近1千萬元經費,年年仍有新問題,民代要求重建取代補強,市長陳其邁指會爭取經費,加速盤點並改建高風險學校。
議員黃彥毓昨質詢關切老舊校舍安全問題,陳其邁說,立委、教育局會持續爭取經費處理,但財劃法修訂後計劃型補助經費減少,未來各校跑道更新、校舍危險等問題,可能只能動用市府教育發展基金,會盤點老舊校舍,加速改建。
教育局表示,經勾稽確認,國中以下屋齡逾50年的校舍共53校75棟,69棟完成耐震初評、詳評及補強工程,2棟進行耐震詳評,1棟辦理重建,另3棟採低度使用,近5年來已辦理8所學校拆建。校舍重建與補強須綜合考量經濟效益、施工影響及耐震安全,補強工程成本較低,工期短,可避免不必要的財政支出與空間浪費,但若評估確認結構不良,仍會協助學校報拆重建。
市議員黃彥毓表示,全市有11件校舍重建案,近期前鎮、壽山、五甲等國小都以耐震補強等工程爲主,但每校1年土木經費僅數十萬,且無法增加建築物的使用年限!像具百年校史的太平國小敬業樓已42年,因滲水導致壁癌叢生,近10年來市府爭取防水隔熱、耐震補強經費至少972萬元,另棟弘道樓44年,整建至少花900萬元,過幾年一樣產生新問題,「小學校、老校舍不如重建,才能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