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50年老舊校舍達91棟 民代要求「重建應取代補強」
高雄市國中以下屋齡超過50年的校舍達91棟,市議員黃彥毓表示高齡校舍「重建應取代補強」,才符合經濟效益,也徹底解決師生在建築內的安全疑慮。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高雄市國中以下屋齡超過50年的校舍達91棟,目前只有11件校舍重建案,多數老舊校舍都以耐震補強、防漏補救工程爲主,但學校一年常態土木維護經費僅數十萬,必須整爭取額外經費,有學校10年來已爭取經費近1千萬,仍年年有新問題產生,民代要求高齡校舍「重建應取代補強」,才符合經濟效益,也徹底解決師生在建築內的安全疑慮。
截至去年,高雄市有91棟學校校舍屋齡達50年以上,包括國中35棟、國小56棟;市議員黃彥毓表示,全市有11件重建校舍正在進行,例如近期規劃的前鎮國小、壽山國小、五甲國小等,多數學校主要都是以耐震補強、漏水壁癌、管線維修工程爲主,但每間學校一年用於土木經費僅數十萬,需靠地方、中央補助經費。
「補強工程不會增加使用建築物使用年限!」黃彥毓表示,有百年校史的大平國小敬業樓既存42年,因外牆滲水,導致教室內遍佈壁癌,近10年來市府爭取防水隔熱、耐震補強經費至少972萬,另一棟弘道樓既存44年,也在廁所整建、教室整修花費至少900萬,維修金額龐大,但過幾年還會有新的問題產生,還要陸續修繕,應該要視情況評估拆除重建、持續修繕,何者較符合經濟效益。
依教育部規定,超過50年屋齡的校舍纔有重建規劃可能性;本報日前報導,全臺老舊校舍超過50年屋齡的就有近2200餘棟,政府雖有防震係數補強措施,但外界認爲治標不治本,教育部已向行政院爭取新的「公立國民中小學老舊校舍拆除重建計劃」,預計投入350億加速校舍整建工程。
黃彥毓表示,五甲國小校舍斥資1.01億重建,已於2022年完工的,目前在規劃重建設計的前鎮國小勤學樓預計經費達2.24億,「小學校、老校舍不如重建」,希望市府提出具體分期重建計劃與效益評估報告,強化向中央申請經費的說服力,針對高風險學校研擬專案計劃,提早處理。
陳其邁表示,中央對於全市危老校舍會補助經費,立委、教育局會持續向中央申請經費,但目前財劃法修訂後,未來計劃型補助經費一定會減少,很擔心未來各學校跑道更新、校舍危險等如何解決,可能只能動用市府教育發展基金,市府會再次盤點老舊校舍,將風險最高的學校加速改建。
高雄市國中以下屋齡超過50年的校舍達91棟,市議員黃彥毓表示高齡校舍「重建應取代補強」,才符合經濟效益,也徹底解決師生在建築內的安全疑慮。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