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輕軌運量降 民代籲加強行銷

高雄輕軌去年成圓,讓在地通勤族及觀光旅客多了交通新選擇,但根據統計,今年1至3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日運量下降近1500人次。(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輕軌去年成圓後,讓在地通勤族及外籍觀光旅客多了交通新選擇,但根據統計,今年1至3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日運量下降近1500人次,民代認爲,必須加強實質行銷,讓輕軌有更多新玩法,也應加強班次密度及到站資訊。高捷公司表示,會參考各方意見儘可能行銷,未來也有望將班距縮短至6分鐘。

根據數據顯示,去年高雄輕軌成圓通車時,祭出2月26日前免費搭乘優惠,首季平均日運量達4萬2386人次,而今年同期則下降1468人次,平均日運量僅4萬918人次,讓多位民代對輕軌營運方式提出建議。

「輕軌應該要有更多新玩法!」高市議員張博洋表示,高雄路面輕軌獨步全臺,是市民朋友的運輸工具,更是南部觀光賣點,但他發現只有在遇到大型活動時,會在列車外殼彩繪相關圖樣,沒有其他更多元的行銷作爲。相關單位應該多開發各種可以結合觀光特色的行銷手法,舉例來說,日本豐橋市的納涼啤酒電車,在夏日限定期間,除了可在特定車廂暢飲啤酒外,乘客還能獲得紀念品與當地特產。

高市議員黃彥毓則表示,時常聽到民衆抱怨輕軌班次間距過長,且抓不準到站時間,非常不便,他認爲,要提高民衆搭乘意願,除了行銷以外,車次密度應該加密,並且讓列車到站資訊更透明,增加輕軌的便利性,纔能有效提升運量。

高捷公司表示,有關日本「啤酒電車」概念,礙於大衆捷運法禁止飲食規定,還有待研議是否有突破機會,將持續參考各方意見發想行銷。針對輕軌候車時間部分,包括「iBus+」、「V高雄」手機APP,皆可提供列車即時動態、到站時間等資訊。另外,目前輕軌共有24列車,平均班距約8至10分鐘,捷運局已提報爭取中央補助加購14列車,有望進一步縮短班距至6分鐘。(禁止酒駕。飲酒過量,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