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果嶺公園建人行天橋串連澄清湖 地方質疑破壞原始森林

澄清湖西南側將興建跨越鬆藝路人行天橋,通往果嶺自然公園,橋體全長60公尺,雙側設120公尺引道,主打「輕巧漂浮的空中天橋」。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和澄清湖園區在市府接管開放後成熱門景點,但兩區相隔鬆義路無法相通,高雄市將斥資6千萬興建人行天橋串連兩區,但自然團體認爲工程將摧毀掉澄清湖園區迷宮花園旁整片山坡地森林,也違反水源保護區不可施工規定,建議在路面設置紅綠燈和行穿線,搭配標線與庇護島設計,即可滿足行人穿越需求,不需破壞森林。

工務局規劃在澄清湖西南側興建跨越鬆藝路人行天橋,橋體全長60公尺,雙側設120公尺引道、橋寬3.5公尺,配合無障礙設施、安全照明及景觀設計,主打「輕巧漂浮的空中天橋」,透過植栽和鋪面引導動線,橋面避開樹冠以確保視野,結合遮棚和座椅,打造可眺望澄清湖畔的休憩點,經費6千萬元,預計12月底動工,明年6月完工啓用。

森林城市協會表示,澄清湖作爲高雄飲用水保護區,也是山坡地、觀光風景區,園區的森林對景觀、水土保持、飲用水保護非常重要,但施作天橋連接澄清湖園區與果嶺自然公園,卻會摧毀迷宮花園旁整片山坡地森林,鬆義路爲雙線道車道,只要設置紅綠燈和行穿線,搭配標線和庇護島設計,就能讓民衆輕易穿越,根本無需做天橋。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高雄市樹諮會委員莊傑任認爲,高市府近年頻在市區拆除天橋,7月拆除左營區中華一路天橋,說法是能營造城市人本風貌、優化市容景觀、創造開闊空間,但爲何澄清湖卻要施作天橋破壞自然,「當高雄、臺北都在拆天橋,號稱這樣景觀天際線較漂亮,爲什麼在生態敏感區,就非得要做一個煞風景毀森林天橋不可?」

莊傑任表示,果嶺公園未來人潮下降後,基本通行需求靠鬆藝路即可,天橋也應採用替代方案,如開挖隧道或選址在迷宮花園旁的大草皮開闢天橋,可避開現行方案需經過的9成樹羣,市府執意花6千闢建天橋,相關規劃設計從未事前和地方討論,倉促進行。

工務局新工處迴應,澄清湖跨越鬆藝路人行天橋設計將橋體隱藏於樹林間,依市區道路最小通行淨高原則,橋體外觀與欄杆色彩皆與周邊地景融合,降低視覺衝擊、融入自然景觀,讓遊客能輕易避開鬆藝路車流,安全往來2園區;該計劃獲經濟部水利署「水環境改善計劃」補助,屬地方綠廊整合工程,性質與市區老舊天橋拆除政策不同。

新工處表示,人行天橋控制工程量體,採最小開發範圍及鋼構預鑄吊裝施工,以縮短工期並減少生態影響,工程將移植37棵樹,並在澄清湖園區內就地移植;若依照民間團體建議以平面紅綠燈、行穿線和庇護島等方式穿越2園區,將造成鬆藝路車流壅塞,且因步行距離較長,行人使用意願恐降低,難有效分流並確保安全。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和澄清湖園區將興建人行天橋串連,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認爲工程將摧毀掉澄清湖園區迷宮花園旁整片山坡地森林。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和澄清湖園區將興建人行天橋串連,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認爲工程將摧毀掉澄清湖園區迷宮花園旁整片山坡地森林。記者宋原彰/攝影

澄清湖西南側將興建跨越鬆藝路人行天橋,通往果嶺自然公園,橋體全長60公尺,雙側設120公尺引道,主打「輕巧漂浮的空中天橋」。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