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者罹血管性失智比率高54% 醫:血糖略高也有風險

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糖尿病前期病人,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比血糖正常者高出54%,這代表即使血糖「只是略高」,也可能增加未來發生認知功能退化風險。本報資料照片

心臟科權威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發國人關注。失智症分血管型與退化型2大類,許多病人以爲未被診斷糖尿病就不必擔心,但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糖尿病前期病人,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比血糖正常者高出54%,這代表即使血糖「只是略高」,也可能增加未來發生認知功能退化風險。

魏士航指出,許多人對糖尿病前期缺乏警覺,誤以爲只是血糖偏高,稍加控制飲食就能自然恢復,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影響,不過,一篇登上國際期刊研究,分析45萬名40至60歲受試者,發現糖尿病前期患者,在在類似撲克牌遊戲「心臟病」的符號配對測驗中,其反應速度比血糖正常者慢1%。

「差距看似微小,但已顯示在高血糖狀態下,大腦處理資訊的效率正在下降。」魏士航表示,這代表血糖對認知功能影響,很可能在尚未確診糖尿病前就已經開始發生,研究也發現,糖尿病前期患者大腦結構出現異常,白質高訊號(WMH)比血糖正常者多出 3%,腦部小血管恐已受損。

魏士航表示,負責記憶與學習的「海馬體」也出現體積縮小現象,這種變化常見於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這些發現證實高血糖會對腦部造成實質性損害,非單純老化現象,且糖尿病前期者未來出現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較血糖正常者增加42%,與已確診糖尿病者39%差異不大。

高血糖對腦部傷害,來自2大機制,包括以高血糖直接或透過高血壓等方式損害腦血管,導致白質病變與腦血管失智症,另一種方式則是因慢性高血糖,傷害腦神經細胞,加速神經退化,影響記憶與學習能力。魏士航說,前述2種機制同時作用,會加劇腦部退化,糖尿病前期患者,若合併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心血管風險因子,會加劇大腦損傷。

魏士航提醒,別再輕忽血糖異常的狀況,避免錯過逆轉糖尿病前期的黃金時期。當發現血糖偏高時,建議主動諮詢醫師,針對體重、血壓、飲食與生活型態進行全方位調整,讓血糖有機會恢復到正常範圍。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