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應對大風災害 寧夏3起成功避險避災案例被全國通報表揚
近日,國家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綜合防治司通報寧夏3起成功避險避災典型案例。
案例一
4月1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靈武市郝家橋鎮應急辦接到靈武市應急管理局在地圖中查看和氣象臺預警提示後,積極組織鎮、村幹部及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全面排查巡查風險隱患。18日15時,靈武市郝家橋鎮崔渠口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楊文明在巡查時發現,郝家橋供電所南側有棵大樹被風吹傾斜,靠在南面的民宅上,對面即郝家橋幼兒園,且風勢強勁,又臨近放學時間,對師生、接送孩子的家長及過路羣衆人身安全造成威脅,情況緊急,於是立即上報。接報後,副鎮長馮利軍帶領崔渠口村、鎮應急辦及林業站工作人員10餘人趕赴現場,安排專人負責幼兒園門口及大樹周邊進行警戒管控,防止其他人員進入危險區域,並調用吊車對倒伏大樹進行切割、轉運。18時,清理完畢。由於風險隱患發現處置及時,保障了幼兒園50餘名師生及行人安全。
案例二
4月2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出現一次寒潮、大風、沙塵、霜凍天氣過程,縣安全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發佈大風沙塵預警提示。11時30分,吉強鎮團結社區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王瑞璇巡查排查時發現,綠源小區樓頂焊接的鋼結構造型年久失修腐蝕嚴重,因大風造成腐蝕鋼板搖搖欲墜,該樓棟臨街且靠近西街市場,路上人流量大,存在高空墜落傷人的重大安全風險隱患,於是立即上報。接報後,縣安防辦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現場核處,拉設警戒線、運用塔吊等設備對該小區樓頂腐蝕鋼板全部進行拆除,14時拆除清理工作完成,守護了該樓12戶28人的“頭頂上”的安全。
案例三
4月11日,石嘴山市發佈大風氣象災害預警提示,惠農區紅果子鎮迅速反應,組織鎮村居幹部全面排查安全隱患。17時,長城社區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姚凱在排查時發現,長城社區110國道北小區西側附近兩層商住樓頂樓太陽能光伏板被大風颳落,散落在110國道道路中央,造成110國道(K1150米處)交通阻塞。綜合判斷認爲,該路段位於工業園區,大型車輛較多,強沙塵暴天氣能見度低於500米,如不及時清理,過往車輛避讓不及時極易引發交通事故,於是立即上報。鎮政府接報後,迅速組織鎮、村居工作人員到達隱患現場覈實情況並立即上報區委、區政府,設置警戒線,引導羣衆繞行園區內部道路,協助區住建交通局、交警大隊等部門對該路段事故區間進行暫時性交通管制、清理光伏板等散落物。同時,迅速排查轄區其他屋頂光伏、太陽能熱水器、廣告牌等外置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的及時加固和拆除,謹防次生災害事故發生。18時40分散落路面光伏板殘渣清理乾淨,110國道恢復正常通行。因發現處置及時,無人員傷亡。
來源:寧夏應急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