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繼承安倍路線 對陸強硬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當選爲日本首相。路透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是自民黨內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她主張修改憲法第九條、提升自衛隊角色、擴大科技與產業振興政策,理念上延續安倍晉三「積極和平主義」與「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經濟政策也呼應安倍,被外界視爲「安倍路線繼承者」。

高市對中國立場強硬,長期關注臺海局勢。她在哈德遜研究所書面回答中明確指出,「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是日本關切的議題」,並強調「絕不能以武力或脅迫方式片面改變現狀」,呼籲透過和平對話解決問題。她形容臺灣是日本「極爲重要的友人與夥伴」,雙方共享自由、民主與法治等價值觀,重申「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若臺海爆發衝突日本勢必受到直接影響。

高市說,雖然日本與臺灣無正式邦交,但在經濟、科技與人道領域的實務合作「應該更加深化」。她也呼籲,爲防止臺灣「變成第二個香港」,日本與臺灣及歐美民主國家應建立「準安全同盟」,共同維護地區和平。

高市早苗現年六十四歲,從政逾卅年。一九九三年以無黨籍身分首次當選衆議員,之後九度連任,政治歷練豐富。一九九六年加入自民黨後,深受前首相安倍晉三提拔與影響。二○○六年安倍首次執政時,她首次入閣,擔任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二○一四年安倍再度執政時,任命她爲日本首位女性總務大臣。

在經濟政策上,高市主張延續「安倍經濟學」三支箭:貨幣寬鬆、財政刺激與結構改革,並提出「高市經濟學」。她認爲日本成長率長期停滯,應採取擴張性政策振興產業,政府要主動投資科技與能源轉型領域,帶動就業與創新。

高市強調「減稅與擴大公共支出」並行,以刺激內需與企業投資,同時反對日本央行過早升息,認爲緊縮貨幣將削弱復甦動能。

高市在選舉政見中提出削減燃油稅、檢討臨時稅率、設置福利稅收抵免、強化外資投資審查、制定反間諜法等。她主張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時代,日本必須以產業政策帶動科技自主,減少依賴中國關鍵原料與半導體制程。

在外交與安全政策上,高市將日美同盟視爲日本外交與安全基石。她在選前接受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提問時指出,「日美同盟是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的根基」,主張日美加強合作。她支持推進日美投資與貿易協議,落實七月達成的關稅協定,確保日美在經濟安全上的實質合作。

高市指出,日本將繼續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鞏固與美國、印度、澳洲及東南亞國家合作,建立更堅固的區域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