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喊「這家」不只是組裝廠 新目標價400元!97萬散戶別急着下車

鴻海股價近兩日強勢上漲,主要受到外資看多行情帶動。(資料照)

高盛最新報告點燃市場信心,將鴻海目標價一口氣調升至400元,原因在於AI伺服器與電動車(EV)業務將成爲未來主要成長動能。外資普遍認爲,鴻海早已不只是「組裝廠」,而是AI供應鏈的核心樞紐。受此利多激勵,鴻海股價連兩日飆漲近10%,今(17日)收在226.5元,以目前股價來看還能獲利近1倍,97.6萬股東再忍耐一波,別急着下車。

高盛指出,鴻海是輝達(NVIDIA)AI伺服器組裝與機櫃整合的核心合作伙伴,主要負責GB200與Blackwell系列產品。隨着AI伺服器需求爆發,預估可帶動鴻海毛利率突破10%,併成爲未來三年最強勁的成長動能。

除了AI之外,鴻海電動車佈局也開花結果。旗下鴻華先進(Foxtron)預計於第四季推出Luxgen n⁵量產車型,正式敲開臺灣電動車市場大門。高盛預測,自2025年起,鴻海電動車營收將顯著成長,營運將進入「AI+EV」雙引擎驅動新時代。

據外資財務模型推估,鴻海獲利即將進入爆發期。2025年每股盈餘(EPS)預估爲12.09元,2026年將大增58%至19.06元,2027年更上看22.52元,邁入「每股賺兩個股本」的新階段。

高盛看好鴻海前景,指出AI伺服器需求將推升整體營益率與淨利成長,市場焦點也將從飽和的智慧手機業務,轉向高成長的資料中心領域,帶動股價重新評價。此外,蘋果預計2026年推出摺疊iPhone,也將成爲鴻海供應鏈評價上修的重要助力。

高盛建議「買進」鴻海,並喊出400元的最高目標價,摩根士丹利、瑞銀與花旗等外資機構也同步調升鴻海目標價至350~400元區間,外資圈全面看多,直指鴻海不再是傳統組裝廠,而是AI與電動車時代的雙核心贏家。

◎免責聲明:本文的個股、ETF與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