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劉格菘最新持倉曝光;年內已有5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清算丨天賜良基早參

|2025年7月21日星期一|

NO.1年內新發基金規模連破紀錄

7月17日,大成洞察優勢混合發佈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合併發行規模達到24.6億元,成爲年內新發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前一天(7月16日),首批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基金之一的華商致遠回報混合也宣佈成立,發行規模達到20.82億元,刷新年內同類產品的募集紀錄。

除上述兩隻產品外,年內還有多隻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募集規模逼近20億元。整體來看,截至7月17日,年內主動權益類基金合併發行規模已達569.64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28.01%。

NO.24只科創債ETF規模超百億元

首批科創債ETF上市首日強勢“吸金”。按照7月17日的基金淨值計算,科創債ETF華夏最新規模已突破百億元大關,約爲142億元。按當日平均成交價粗略估算,該ETF當日資金淨流入約111億元,單日規模增幅超過378%。

此外,科創債ETF鵬華7月17日成交額也高達183.61億元,換手率爲612.17%,最新規模突破109億元。

與此同時,有渠道人士透露,深交所上市的4只科創債ETF中,也誕生了2只百億元級ETF,分別是嘉實科創債ETF、富國科創債ETF。

NO.3今年以來已有5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清算

根據Wind統計,年內已有5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清算,其中不乏發起式基金。截至7月16日,7月份以來,包括國聯智選紅利股票、海富通優勢驅動等6只主動權益基金進入清算程序。其中多隻基金均是因爲“觸發基金合同終止”,在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情況下,基金合同自動終止並進入清算程序。

從年內清算的發起式基金來看,不乏一些熱門板塊的產品。如申萬菱信專精特新主題佈局於人工智能、TMT等板塊,富榮醫藥健康佈局醫藥。

NO.4首批浮動費率基金規模近250億元

截至目前,首批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中,已有25只產品公告成立,發行規模合計爲247.62億元。

不久前,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基金集體上報。其中,景順長城基金、建信基金等2家機構旗下的產品爲股票型基金,國泰基金、華泰柏瑞基金、東方紅資產管理等9家機構旗下的產品爲偏股混合型基金。在此次上報的第二批浮動費率新基金中,高端裝備、醫藥等熱門板塊成爲了行業主題產品的重點佈局方向。

NO.5劉格菘二季度積極調倉

7月18日,廣發基金經理劉格菘管理的6只基金公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報告。從相關基金的重倉股調整來看,普遍變化較大,特別是對一些前期佈局的新能源車產業鏈、半導體設備類公司進行了減持,如賽力斯、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等;與此同時,他在二季度較爲關注新消費、互聯網以及軍工產業,也對部分港股資產進行了加倉。

劉格菘在季報中表示,繼續在下半年關注國內外經濟發展變化,以及政策對產業的影響等。

NO.6高楠最新持倉曝光

7月17日,永贏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權益投資部總經理高楠管理的公募基金披露二季報。根據二季報披露數據,高楠在多個產品中集中配置TMT與創新藥方向。

其中,高楠代表作永贏睿信在二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泡泡瑪特、中際旭創、康方生物、新易盛、匠心家居、信達生物、濰柴重機、百濟神州、三生製藥和紫金礦業。從個股變動看,中際旭創、新易盛、信達生物、三生製藥爲新進重倉股,康方生物、百濟神州等個股則獲得增持;與此同時,比亞迪、九號公司、嘉益股份等退出重倉名單。

NO.7上一交易日ETF行情覆盤

上一交易日(7月18日),市場全天震盪分化,截至收盤,滬指漲0.5%,深成指漲0.37%,創業板指漲0.34%。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7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317億元。板塊方面,小金屬、能源金屬、化肥等板塊漲幅居前,而遊戲、多元金融、消費電子等板塊回調居前。

具體來看,稀土永磁概念股集體走強,華宏科技漲停,稀有金屬ETF基金領漲4.12%,稀土相關ETF集體走強。

下跌方面,湖北ETF領跌,遊戲ETF、傳媒ETF回調居前。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