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長沙一醫院皮膚科門診量增加20%,“醫美”熱潮中如何避坑?

“做個雙眼皮,眼睛變大顯精神”“激光美白一下,我想要皮膚狀態好一些”“不想大動,有沒有什麼辦法改善我的面部輪廓?”……高考結束後的暑假,醫院皮膚科、整形美容科迎來了新的就診高峰。

據央視新聞報道,全國多家醫院估算,每年暑假整形美容科業務量增加三成,且一直呈遞增趨勢,這些增量以高中畢業生爲主。

瀟湘晨報記者從長沙市第一醫院瞭解到,暑假後皮膚科門診前來諮詢醫美項目的年輕人較平常增加了20%,其中學生人數佔比明顯上升。多名“準”大學生表示,相對於風險較高的削骨、隆鼻等項目,她們更傾向於選擇雙眼皮手術和光電類項目,“基本沒有風險,恢復得也更快。”

這類整形真如傳言“零風險”嗎?該醫院皮膚科醫美負責人陳勇提醒,整形就是醫療行爲,都同樣存在某種不可控的風險。

據介紹,目前“醫療美容”可劃分爲手術類、非手術類兩大類。手術類主要包括雙眼皮手術、隆鼻手術、吸脂手術、面部輪廓整形等;非手術類主要包括光電療法、注射療法以及線技術(也稱“線雕”)等,俗稱“微整形”。“‘微整形’雖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風險相對較低等優點,但並非沒有風險。”陳勇舉例:祛痘的方法不當可能出現痘坑痘印,甚至留下疤痕,還有些不適當的“刷酸”可導致面部灼傷;光電項目(光子嫩膚、皮秒等)則可能出現紅腫、色素沉着;注射填充(瘦臉針等)類項目,若醫生技術不佳會導致不平整、硬結,甚至出現“蛙腮”……

陳勇提醒,市民在選擇正規機構應採取“三看清”原則:看資質,認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醫療美容”診療科目;看人員,醫師須持《醫師資格證》《美容主診醫師證》雙證上崗;看產品,真正好的產品,能掃碼溯源,查清源頭,拒絕走私針、山寨儀器。

同時,警惕“免費體驗”“零風險”的一些誇大宣傳的項目。面對流程不合規,無面診評估、跳過風險告知和沒有提出替代方案的機構,須高度警惕。

陳勇提醒,變美的底線是安全。選擇正規醫療渠道,理性認知風險,才能讓微整形真正成爲健康的“加分項”。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萬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