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黃線動工「汽機車被迫違規」

高雄捷運黃線澄清路段去年底動工,議員發現正在進行的交通維持作業,造成汽機車被迫違規壓過公車停等區和沿線水溝蓋。圖/市議員李雅靜提供

高雄捷運黃線澄清路段去年底動工,初期工程削減沿線人行道、分隔島,將整體行車空間右移,維持原交通流量,議員卻發現汽機車反而被迫違規壓過公車停等區和沿線水溝蓋,有機車行駛時「整輛跳起來」,雨天也易摔車,批工程配套差。

捷運局說明,澄清路各車站目前的交維作業是削減外側人行道及分隔島,輔以交通警示設施,維持2線車道通行,但爲避免車輛行駛時造成彈跳,已全面檢查水溝蓋平整性、施作防滑塗料並加裝橡膠墊,確保行車安全也降低行車噪音。交通局說,汽機車行駛時不必閃繞公車停靠區,壓線並不違規。

捷運黃線澄清路YC03土建標去年11月率先動工,全長3.03公里,將設4座地下車站,採潛盾工法,捷運局初期先移植樹木、削減人行道、分隔島,以型鋼等護欄阻隔工區,進行交通維持。其中文Y16站及Y17車站,同時塗銷沿線車格。

但議員李雅靜發現,汽機車行駛區域全面「右移」後,外車道的車輛會壓過路旁的公車停靠區,汽、機車一開到這裡,就幾乎「被迫違規」。而原先路邊溝蓋區變成行駛區,水溝蓋高低落差明顯,很多機車經過時「整臺跳起來」,雨天還容易摔車,這類道路設計無法讓用路人安心通勤;此外亦有民衆陳情,車輛壓過水溝蓋的聲音很吵,沿線住戶每天都需忍受,實在太離譜。

李姓騎士說,每次騎車行經澄清路有溝蓋的鋪面時,凹凸不平,公車停靠時更佔據車道,而人行道縮減,有民衆只被迫走在馬路上,險象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