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打造“數字虹橋” 鋪就學子逐夢路
教師輕點屏幕,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內的優質課程瞬間呈現在學生眼前。北京名師通過網絡帶領學生賞析《千里江山圖》,感受藝術的魅力。這是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喬河初中如今課堂的常態化情形。隨着教育專網的逐步覆蓋,這所地處偏遠山區的鄉村學校將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進行融合,穩步提升教育教學品質。
這一轉變,正是甘肅省大力推進教育專網建設,助力教育現代化的縮影。在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戰略佈局的浪潮中,甘肅省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將教育專網建設作爲推動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引擎。2023年5月,甘肅省教育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工信廳、省大數據中心五部門,正式印發《甘肅省教育專網建設方案》,省教育廳牽頭實施專網骨幹網建設。
根據規劃,2025年甘肅省將全面完成教育專網骨幹網建設。屆時,這張網絡將具備支撐數據高速流轉、算力資源靈活調度、教學方式多元拓展等核心能力,實現與國家主幹網以及全省14個市州、蘭州新區、廳直屬單位及高等院校的高速互聯互通。通過全網統一地址管理、統一域名管理、統一安全管理,構建起“雲、網、端”一體化架構,爲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築牢堅實的網絡基石。
今年5月13日,甘肅省教育專網正式開通,這標誌着甘肅省教育數字化轉型網絡基礎設施邁出關鍵一步。甘肅省教育專網作爲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是連接市州縣區城域網及校園網的“信息大動脈”,肩負着爲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輸送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重任。它致力於搭建“雲、網、端”協同的智慧教育網絡環境,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教育應用互聯互通、教育資源與數據全網共享。
目前,甘肅省教育專網骨幹網建設正穩步推進。整個骨幹網絡系統如同精密運轉的“數字神經網絡”,由省級核心節點、市州及蘭州新區節點、廳直屬單位節點三大部分構成,每個節點都承載着獨特的使命。
省級核心節點是這張網絡的“智慧大腦”,規劃設立的2個節點分別位於省教育廳和蘭州大學。這兩大核心節點向上無縫接入國家主幹網,向下輻射連接14個市州節點、蘭州新區節點和廳直屬單位節點,有效實現省級教育數據中心、蘭州地區院校以及職業院校之間的高速數據交互。
從省級核心節點延伸開來,14個市州和蘭州新區設立的15個骨幹網市級節點,成爲連接區域教育網絡的“關鍵樞紐”。向上對接骨幹網核心節點,向下連通市州城域網,構建起市州城域網、縣區城域網與高等院校間的網絡橋樑。
慶陽市便是其中的典範,2022年10月,當地創新採用“統一建設規劃、統一項目內容、統一技術標準,市上統招單價、縣區分籤合同”的建設原則,以“政府企業合作、市縣分級負責、企業建設運維”模式,啓動甘肅首個市級教育專網項目。次年10月,市級和8個縣(區)教育專網核心節點便宣告建成。教育專網的貫通,徹底打通了鄉村教育信息化“最後一公里”,讓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海量優質資源,沿着這條“信息高速路”精準輸送到每一所鄉村學校,爲鄉村教育點亮了希望之光。
在酒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通過教育專網,實現了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小學的“專遞課堂”,不同地域的孩子們交流學習感悟,領略多維度、多元化課堂的魅力。各學科常態化實行遠程協同教研模式,老師們同屏競技、相互切磋,教研水平得到極大提高。
據統計,當前,“專遞課堂”覆蓋了甘肅省18個縣區的341所中小學,上課學生達到50.46萬人(次)。
除了省級核心節點和市級節點,精心打造的1個廳直屬單位節點同樣不可或缺,它猶如網絡系統中的“中樞神經末梢”。向上接入骨幹網核心節點,向下覆蓋各廳直屬單位局域網,實現廳直屬單位及學校互聯網出口的統一管理與高效運維。
在岷縣,15所項目學校的500名教師通過教育專網與成都七中等國內名校的名師建立了數字化師徒關係,遠距離但高密度地共同開展教學“研與評”工作。
康樂縣積極推動全域全員全過程應用智慧教育平臺,組織全體專任教師藉助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課堂教學資源開展雙師型教學課,並在甘肅智慧教育平臺精心備課用於日常教育教學。
未來,甘肅省教育專網將進一步推動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讓更多隴原學子跨越地域限制,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開啓智慧教育新徵程。(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鄭芃生 通訊員 馬綺徽)
作者:馬綺徽 鄭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