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牌近5年護理人員流失率數據 蘇俊賓批中央鴕鳥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27日在院會批中央鴕鳥,竟悄悄下架護理員流失率數據。(行政院提供)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27日在行政院院會指出,護理人員離職率連年提高,到2023年已達12%,但衛福部去年底竟將近5年護理人員空缺率及離職率統計資料下架,他以12%離職率推估每年流失2.4萬人,但護理相關科系畢業生僅1萬餘人,供需嚴重失衡,強調離職率是否趨緩是計劃成效重要指標,批中央鴕鳥心態,「不能因爲被批評就不公佈數據啊!」
行政院院會今日由衛生福利部報告「健康臺灣深耕計劃」,該計劃爲期5年,總經費近500億元,聚焦在優化醫療工作條件、規劃多元人才培訓、導入智慧科技醫療以及落實社會責任與醫療永續四大主軸。
「計劃成敗的關鍵在能否留住護理人才!」蘇俊賓提醒,龐大經費如果沒有精準提升第一線醫護人員工作條件和就業意願,醫護能量不足造成的醫療品質缺口將越來越大。
蘇俊賓指出,現今護理人才流失已成爲全國醫療體系的嚴肅的課題,近年來護理人員離職率逐年提高,從2021年的10.13%、2022年的11.73%、持續提高到2023年的12.6%,這是關鍵資訊,也是計劃成效的重要指標,遺憾的是,去年底衛福部「護助e起來」平臺已經把近5年護理人員空缺率及離職率統計資料下架,說明是因爲衛福部自2023年開始推動三班護病比標準,空缺率估算標準不同無法比較。
蘇俊賓以全國護理人員總數約19.3萬人估算,若參考2023年的12.6%離職率計算,離職人數超過2.4萬人,這樣流失的服務能量,對應的是民衆對於醫療資源的需求卻是逐年攀升,全國從2021年至2023年的住院人次增加12%;門診人次也每年增加約0.6%,供需顯已失衡。
蘇俊賓呼籲,不只是要定期公佈相關資訊,也應該把離職率當計劃成效依據,強調優質的環境與留住人才是重中之重,計劃開放各醫學單位提案爭取資源,也應確認是否具體改善醫護環境。
蘇俊賓也提到,現今計劃爲避免重複補助,審查時刻意明訂不得與其他部會計劃重複申請,然而以長者基層照護而言,除了衛服部的關懷據點外,原民會、客委會及農業部等部會已投入大量資源建置基層健康照護網絡,包含文健站、伯公照顧站及農村綠色照顧站等,這些據點的服務對象與高度依賴醫療資源的族羣高度重疊,應該想方設法整合計劃中的智慧醫療資源與人才培訓渠道,在第一線服務一部分,也降低大型院所的醫療負擔。
蘇俊賓以桃園市爲例,各部會的照護據點每年服務超過356萬人次,遠高於桃園一年看診人數220萬人次。這些據點雖不屬於傳統醫療體系,卻接觸到大量有醫療或照護需求的民衆,若能透過資源整合與政策支持,讓基層照護據點發揮更大效益,在地的第一線若能解決1成的醫療需求,就能減緩醫院門診和住院人數持續增加的壓力,在醫護負擔合理的情況下,留住護理人才。
蘇俊賓呼籲中央不應將「健康臺灣深耕計劃」與既有政策切割,而應積極整合跨部門資源,強化醫療體系與社區照護的連結,讓醫療服務更具效率。
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迴應,各領域的醫事人員都能夠得到挹注和妥善配置,目前已建立的現有機制,醫療、及健康照護的部分,應該持續運作,並能夠複製推廣以達到永續深耕的政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