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築巢 “金鳳”滿枝——牡丹區高莊鎮周莊行政村的產業振興路

8月16日清晨,牡丹區高莊鎮周莊行政村的鄉村振興車間已機器轟鳴。菏澤市牡丹區廣慶電子加工廠的全自動端子機高速運轉,線材被精準裁切,端子快速壓接成型。

這家於今年4月落戶周莊行政村的企業,不僅與海爾、海信等知名企業保持穩定合作,還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企業負責人高中慶穿梭在設備間,眼中充滿對未來的憧憬:“這裡環境好、服務優,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

良好的發展環境不僅讓企業安心經營,還形成了“以商招商”的帶動效應。高中慶積極牽線搭橋,將上游一家青島的上市公司引入考察。目前,合作洽談工作正積極推進。

誰能想到,如今這個44家企業扎堆的村莊,曾是個“家底薄”的負債村。2018年,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振上任時,村裡基礎設施薄弱,僅有七八家小企業,村集體賬本上還掛着2300餘元的欠債。“村莊要發展,核心是讓老百姓富裕。”帶着這個夢想,王國振帶領村民開啓了周莊行政村的振興之路。

然而,探索富民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王國振帶領村民到外地取經,牽頭種植了1000餘畝水果洋蔥。前兩年,該項目不負衆望,爲村民帶來500多萬元的收益。但農業“看天吃飯”的風險很快顯現,第3年,一場倒春寒讓洋蔥遭受凍害,村民僅能保本。第4年又遇市場波動和收購方違約,村民損失慘重。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要多條腿走路。”慘痛的教訓讓王國振堅定了“農業轉工業”的決心。有着經商經歷的他憑藉多年積累的人脈,帶着“只服務、不添亂”的鐵律叩響企業大門。從招引第一家養殖場開始,村幹部組建“服務專班”,幫助企業招工人、排隱患、清廠區,就連惡劣天氣預警都會貼心送達。爲讓企業輕裝上陣,村裡還把閒置舊廠房等改造成生產車間,讓“沉睡”資產變成促增收的“源頭活水”。

優質服務形成強大磁力,吸引衆多優質企業陸續在這裡紮根。菏澤登旭商貿有限公司入駐1200平方米車間生產節慶用品,通過跨境電商銷往東南亞;山東一攬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將舊車間改造爲現代化廠房,產品遠銷海外;村裡青年紛紛返鄉創業,做電商、搞裝飾品加工……

企業集聚釋放出巨大的民生紅利,爲村民打開了就業之門。在菏澤市牡丹區興振食品加工專業合作社,63歲的馬瑞亭和姐妹們圍坐在一起串肉串,每月能掙2000餘元貼補家用;菏澤市牡丹區雨冰加工廠車間內,剛畢業的大學生劉儒正在焊接收納筐;村會計的兒子返鄉創業,用閒置院落做假髮加工,帶動100多位婦女靈活就業……如今,村裡42名殘疾人、13戶困難羣衆都有了穩定工作,極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感。

從“欠外債”到村集體年收入超過25萬元,從“村民閒坐”到“人人有活幹”,周莊行政村用貼心服務築巢,以產業集聚賦能,不僅讓鄉村振興的引擎轟鳴不息,更讓村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奔頭。

“當‘服務至上’成爲基層治理的基因,‘金鳳凰’自會擇良木而棲,鄉村振興的壯美圖景便在這裡加速鋪展。”談及未來,王國振信心滿滿地說,“我們會繼續服務好企業,做強加工製造業。同時,推動種植、養殖產業逐步轉型,走向數字化發展道路,引導大學生返鄉創業,讓村莊的產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菏澤日報 記者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