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區沙土鎮:“土特產”鍛造成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佈了第十一次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監測擬遞補企業名單,牡丹區沙土鎮的佳美食品榜上有名,這標誌着牡丹區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實現“零”的突破。作爲亞洲生產規模最大、產品品項最全的果蔬汁生產加工企業,2024年佳美食品年產值突破10億元。

從田間地頭的蔬菜種植到國際市場的深加工產品,從家庭作坊到智能化生產線,沙土鎮如何將“土特產”鍛造成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產業築基:從“菜籃子”到“食品城”的蝶變

當你走進瑞幸咖啡,可能不會想到,品嚐到的多款果汁飲品,其原料來自全國重點鎮——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

驅車行駛在沙土鎮綠色休閒食品特色產業園,一個個優質項目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讓人目不暇接、倍感振奮。“起步早、發展穩、後勁足、質量高”,依託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沙土鎮逐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爲主的農副產品加工聚集區,蹚出了一條食品產業集羣發展的新路子,百億級特色食品加工產業集羣的願景正一步步實現。

如今,沙土鎮已聚集食品加工類企業100餘家,其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7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家,產品涵蓋300多個品類,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全鎮稅收2.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億元,工業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7.2%。“沙土”牌瓜子獲評中國馳名商標,佳美食品的濃縮、鮮榨果汁成爲康師傅、娃哈哈及瑞幸咖啡、喜茶等品牌的原料供應商,盛鑫源食品與米村拌飯、海底撈等頭部餐飲連鎖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虎運食品依託魯西黃牛養殖基地新上屠宰加工項目,新加坡上市公司中華食品工業集團新投資鮮綠園果汁加工項目,產業鏈價值持續攀升。

創新驅動:新舊動能轉換下的綠色突圍

面對傳統產業高耗能、高污染的瓶頸,沙土鎮以“新舊動能轉換”破局。2019年,全鎮推動集中供熱項目落地,替代分散燃煤鍋爐,恆通熱力、冠通熱力及華潤電廠集中供熱三大項目覆蓋食品與板材產業園區,年減排污染物超千噸,企業用能成本降低30%以上。沙土食品、佳美食品、新潤林食品等龍頭企業率先完成生產線升級,高檔堅果自動化設備、鮮榨果汁無菌灌裝技術等廣泛應用,科技賦能下,產品附加值顯著提升。

近年來,沙土鎮開工建設了鑫尚源食品、魯西黃牛全產業鏈、裕華食品二期等項目,簽約了上海雍新塗裝有限公司投資高端食品包裝、香港祿奇有限公司跨境電商產業園等項目,以“鏈式招引”釋放產業“集羣效應”。

產業升級更延伸至農業端。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全鎮建成10萬畝標準化種植基地,統一供種、施肥、技術指導,畝均年增收超800元。科技特派員與合作社聯動,推廣訂單農業,胡蘿蔔、甘藍、青蔥、蘆筍等作物實現從田間到車間的無縫對接。

未來圖景:衝刺百億集羣的“沙土密碼”

“鏈式思維”是沙土鎮崛起的關鍵。上游,建設萬畝胡蘿蔔、甘藍、桃等果蔬種植基地;中游,吸引虎運牛肉、瑞誠食品包裝等配套企業;下游,研發航空食品、高檔牛肉等高端品類,引進中華食品工業集團鮮綠園果汁加工項目,形成“從種子到筷子”的全產業鏈。

政府層面的“精準滴灌”同樣功不可沒。通過“鎮園合一”規劃,整合國土空間與產業佈局,規劃實施了園區路網及雨污管網配套建設工程;在中煤科工恆通熱力供熱項目基礎上,引進了華潤電力集中供熱,兩大央企集中供熱實現了貫通,爲企業發展、項目招引創造了更優條件。招商引資“圖譜化”管理,針對產業鏈薄弱環節定向引入項目,2023年以來新增省市重點項目10個,產業鏈韌性持續增強。

是什麼原因讓企業願意來沙土鎮發展?山東食全食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萬景直言:“之所以落戶沙土鎮,因爲沙土鎮打造食品小鎮的目標與公司定位不謀而合。沙土鎮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種植、養殖、加工、物流等產業鏈條完善,爲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多助力。”

環境留人,服務感人。佳美食品建廠入駐30年來,先後完成22次外資增資、15次技術升級,總投資達2億美元。

2025年,隨着百億級產業集羣目標的臨近,沙土鎮正書寫着中國鄉鎮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鮮活範本。正如鎮黨委書記劉保安所言:“讓每一顆蔬菜、每一粒瓜子、每一頭黃牛都成爲鄉村振興的‘金鑰匙’,這纔是食品小鎮的真正底色。”

菏澤日報記者 劉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