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1000萬用戶,北京預計2027年將建成科學基礎大模型
7月11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部門印發《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行動計劃》主要圍繞關鍵技術攻關、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應用落地、創新生態營造四個方面展開,涵蓋科學智能基礎理論研究、構建科學基礎大模型、研發新一代科學計算智能模擬軟件工具等17項具體任務。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立足北京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優勢,發揮人工智能強大賦能作用,加快開闢科學研究新路徑,率先實現新舊科研範式更迭。加強基礎理論方法研究,建立科學基礎大模型,研發科學計算智能模擬軟件工具,構建科學基礎大模型和學科領域模型的模型協作體系。建設不少於10個高質量科學數據庫,服務不少於1000萬用戶。推動在不少於5個領域開展深度應用,形成8個以上標杆應用案例,實現重點場景全流程智能科研範式賦能。搭建共性服務創新平臺,引進培育一批覆合型創新人才,構建多渠道投融資服務體系,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開源開放生態,推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羣。